支持新兴业态发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区

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突出优势,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发展共识和智慧力量,助力我区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区政协围绕“我为‘十四五’发展规划献一策”主题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建言献策活动。区政协委员们踊跃建言,提出了一系列好方法、好建议,现将部分立论刊载,以供参考。

支持新兴业态发展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钱钰

区政协常委,常州化龙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关于突出“高”和“新”协同推进八大重点任务—聚力“高质量”,瞄准产业质效“新跨越”,建设特色鲜明、集聚发展的全球先进产业基地等相关内容,建议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旅和生活服务业,提升服务业业态升级、模式创新、能级提升,形成实体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良性循环、居民消费升级和生活性服务业供给相互促进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同时结合本人所处的行业,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01

支持新兴业态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标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互联网品牌企业,上海有“拼多多”“B站”、南京有“苏宁易购”、“同程旅游”、苏州有“企查查”、无锡有“华云”等,而我区在新业态,新产业方向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来说,跟其他三角洲企业相比都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疫情的到来也让我们重新审视所处的经济环境,互联网给了时代随时拥抱变化的基本态度。如何抓住新变化给经济、商务、消费等领域带来的新机遇,发展产业新模式,提升服务业业态升级,培育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后期我们需要努力提升的。

今天的这一代青年,对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喜爱过的一些经典IP、文化元素是很愿意买单的。以文化元素去拉动其周边或相关活动的策划、销售,由此产生的黏性和社群传播力非常强。这一块的未来潜力和价值空间会是在线新经济的必争之地。

02

品牌文化项目的“走出去”和“引进来”

最近刚落地的“常州市民广场”作为龙城又一兴起的“新地标”虽然还没正式运行但已刷爆朋友圈。这也是我区又一品牌文化项目落地,但对标南京、苏州、无锡这些附近城市,我区在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文化项目的“引进”实力明显不够,世界著名的一些巡回演出目前很少能在常州大剧院开演的,百姓想要看一些高质量演出还得去周边其他城市看,这些都是阻碍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壁垒。另外城市本土文化氛围也明显不强,很少也能输出的本地文化品牌。因此建议政府能加强对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的投入,提高城市居民文化修养,引导居民进行文化娱乐消费,丰富居民精神生活。

03

着力打造地名文化、加强文化活动引导

充分挖掘我市,我区独一无二的名人文化资源,加快对没有命名或命名没有特色、没有内涵的道路、桥梁、广场、学校的命名工作。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综合利用名人资源,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另外对大型节会、文艺活动抓好规划和组织,注重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培育和引导。探索将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向市民无条件开放,吸引市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

04

树立城市文化IP,推进文化服务创新改革

如今,城市发展想要“弯道超车”,形象传播这一环可谓是必不可少的,进而加快吸引人才流、投资流和消费流。在这个信息粉尘化加速蔓延的时代,城市IP的塑造无疑已经成为城市形象打造和营销传播的重要法门。除了加强文旅品牌塑造与IP导入,还可以通过建立粉丝社群,打通上下游,围绕IP开发一系列产品和带有IP标识的服务,通过塑造有引爆性的城市IP,如开通城市抖音号、视频号等,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利用IP所获得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zx/36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