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习近平
《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年)的通知》中提到,年-年建设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个左右,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生态循环农业一般指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它能够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综合化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多样化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高效化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持续化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2
拾界文旅项目,推进生态农业
拾界集团紧跟时代步伐,开发新型文旅项目,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以全域环境生态,推动农文旅+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最新推出的生态绿色项目……
3
案例展示——蒲伯伯生态农场
蒲伯伯生态农场因地制宜,用10多年时间进行探索、创新,将自然农法与现代生物科技相结合,采取在果林地种植优质牧草、适度养殖畜禽及鱼类;生物防治病虫害;施用生物有机肥净化改良土壤、生态转换、培肥地力;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措施,建立高效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经过十余年的精心培育,呈现出微生物多样性和产品多元化,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农场设立孵化创客中心、传统农耕与文化传承、生态农业与康养、生态农业与生物科技创新四大业务板块,推进高效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提档升级进程,现拟将农场扩至亩,逐步完善数据化、标准化、品牌化示范体系建设。力争通过3-5年努力,将农场高效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在全国孵化推广。
1
改良土壤,变草为宝
农场针对流转废弃老砖厂土地时土质极差、土壤粘性大等的特点,运用土壤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排除或防治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引起土壤退化等不利因素,通过水利排灌工程、土壤耕作、土壤生物改良、传统自然农法等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
以草为宝,生态为魂,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固氮供氧类草。以草抑草,以草制肥,以草制饲料,以草制生物防虫液,以草平衡生态,以草为自然景观,蒲伯伯说:“百草皆药,无草无生态”。
2
生态种植,有机环境
农场采用自然农法、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种植生态时蔬、水果、食药两用植物及合理套种优质牧草,种植全程施用生物肥、pbb生物菌肥及pbb生物酵素系列,杜绝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使土壤中形成肥沃的天然腐殖质和良好的微生物环境。分解土壤有害残留,促使有机物转化,实现产出高效,确保产品生态品质的同时保持生态平衡。
3
鱼果蔬共享互利
农场根据生物种群的互利共生关系,将种植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和养殖产生的畜禽鱼类粪污及池塘淤泥制成生物肥料用于种植,通过种养生态循环利用,保持了畜禽、水产、蔬果的生态品质及高效立体产出,又持续有效实现生态平衡循环。
4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场通过改良土壤、生态种养循环及有机固液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杜绝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构筑立体式、生态型、全营养供给和病虫害生物及物理防治体系,实现蔬果等作物高效有机种植及种养生态良性循环,形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拾界集团打造的
蒲伯伯有机农场研学正式上线!
一起去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感受生态农庄的魅力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