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塬片区,万亩良田,平畴沃野,一直以来都是临夏县乃至全州重要的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冬日的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里,依然一片生机盎然、热火朝天的景象。百益集团建设的百益现代农业日光温室园区,一排排整齐的塑料温棚在阳光下熠熠闪光。该企业大力发展蔬菜、花卉等特色种植业,把园区建设成为我州乃至周边市州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
百益公司“西瓜—高原夏菜”轮作种植基地
这只是我州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农业综合收益的一个缩影。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今年以来,州委、州政府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抓手,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开架势构建新型产业体系,让农民群众彻底改变祖祖辈辈种“草包庄稼”的现状。调结构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临夏实现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在产业。临夏是种植食用菌的特色优势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食用菌发展从以往农户分散发展转变为集中规模化生产,从单一种植转变为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发展,全力打造黑木耳、香菇、羊肚菌生产基地,开启了香菇、羊肚菌等高效食用菌的发展之路,食用菌种植已发展为富有活力的新产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厦润高原农业有限公司在和政县松鸣镇狼土泉村流转土地亩来建设赤松茸种植基地。公司负责人陈金转告诉记者:“按照预期,亩产可达到公斤到公斤,近40%的产品销往北上广,亩均效益保底8万元。”赤松茸喜获丰收
在我州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州上坚持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按照“一企业带动一产业”的工作思路,以农业企业或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尹集镇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和政县引进夏润高原农业有限公司、厦门绿百合公司、国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建成了3个万亩油菜长廊、亩的藜麦种植基地、两个千亩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和亩赤松茸种植示范基地;康乐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甘肃千枫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胭脂镇大庄村、西坡村流转土地亩,按照“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规模生产、观光旅游、产品展示、农业体验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香菇产业园)1处;临夏县引进厦门市绿百合食品有限公司,结合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组建了甘肃成伯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鑫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临夏县生泰农业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3家农业企业,抓产业建基地搞生产,高原夏菜实现产销两旺。藜麦种植基地
据统计,全州累计投资1.8亿元用于保障种植结构调整,今年实际新增特色产业88.11万亩,大幅度提升了农业种植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兴产业全力助推产业扶贫
行走在全州广阔肥沃的土地上,高效经济作物已逐渐取代传统作物成为群众的主流选择。如今,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现代设施农业正在开启我州产业升级的新篇章。发展现代农业,是未来临夏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结合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州上指导、鼓励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打破分户地界限制,充分发挥土地流转在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中的杠杆作用,走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发展的路子。目前,全州土地流转面积达63.2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9.36%。苗家村群众正在高原夏菜基地采收蔬菜临夏县通过高原夏菜产业的发展,不仅把农民从传统产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而且大大增加了群众的务工收入,进一步提升了土地的生产效益,真正达到了“一亩地十亩粮”的效果;和政县通过招商引资厦门绿百合公司投资万元,流转土地亩,用于发展高原夏菜。在基地建设中,长期固定用工40人,日工资元;年临时用工人以上,日工资70元。年可增加经济收入万元以上;康乐县通过招商引资、流转土地的模式,在康丰乡道家村、段家坪村、杨台村集中流转土地亩发展高原夏菜种植;积石山县石塬乡三二家村的观光旅游基地积石山县青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周边群众耕地亩,通过社员入股分红、群众投劳收益的方式,带动发展户社员稳定种植当归、党参、黄芪等中药材,合作社统一收获、加工、销售,入股群众通过分红、投劳收入共获得万元。……目前,我州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群众已由以前种植传统农作物亩均收入不足千元,达到现在大田作物亩均收入万元以上,设施农业亩均收入3万元以上的可喜局面。富百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按照各县市区域和资源禀赋优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我州进一步压粮扩经增饲,实施“粮改饲”“粮改果”“粮改药”“粮改菜”“粮改油”等种植结构调整“六十万亩工程”。通过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有力促进了观光农业快速发展,开启了乡村特色旅游的新模式,让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临夏市依托油菜花海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折桥镇,南龙镇罗家湾、妥家,枹罕镇青寺、江牌等村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初具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政县依托松鸣岩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万亩油菜,形成观光产业带,吸引大批游客观光旅游;永靖县、东乡县鼓励村集体和能人领办和创办农家乐、度假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将集体资源入股、发包、出租给经营实体,逐步形成了永靖县“枣园、草莓园”,东乡县“杏园”等具有地域资源优势的旅游品牌,拓宽了增收渠道;积石山县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在石塬乡三二家村新建观光旅游附属设施,扶持发展农家乐10户,让游客来了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有带头。同时,州上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中央定点帮扶和央企助推临夏产业发展的机遇,通过平台、临夏消费APP、参加节会、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形式,展线上线下销售。截至11月底,全州消费扶贫额达到10.27亿元。永靖县刘家峡农业开发集团与北京同仁堂开展黄芪收储、净选、洗润、切制等初加工,从定点“党建+”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15%进行统一收购加工,年收购加工黄芪2吨,已累计吸纳多户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形成稳定利益共同体;康乐县通过景古镇食用菌种植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订单方式回收后,销往广州等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多户;临夏县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将生产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运往夏商集团位于厦门高崎的生鲜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每次运送量达30吨左右,实现了季节性常态化供应,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在“打一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攻坚战”中,我州构建起了“牛羊菜果薯药油菜百合”八大特色产业、地方优势产品和“五小”产业发展模式,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展开,奋力谱写调结构、兴产业、农民富的临夏篇章……(记者乔栋明)编辑:马婷责编:马志涛审核:马廉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