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湿疹的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10117/8598816.html
本文作者: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魏强、陆平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释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为经济发展提供引领动力。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外部风险日益复杂,一些关键技术和环节受制于人,地方新兴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较为突出。鉴于此,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提出,年应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生态、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包容审慎和底线监管环境,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势展望
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8个百分点。展望年,尽管工业经济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释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预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保持中速增长,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引领性动力。
一、对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持续下滑态势得以扭转,持续为经济增长提供引领性动力
年第一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降至近年以来的最低值,仅为6.7%。第二、第三季度增速持续回升,分别为7.7%、8.4%。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一直高于规上工业增速,但近年来两者间的差距呈现缩减态势,差距从年第三季度的4.6个百分点下降至年第一季度的0.2个百分点,之后缩小趋势得以扭转,第二、第三季度分别为1.7和2.8个百分点。这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引领性作用在持续减弱后,已触底反弹,呈现复苏态势。国家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和企业信心指数自年下半年以来出现回落,但是今年三季度均实现了企稳回升,两项指数环比分别增长0.8%和1.4%,其中市场需求指数和订单指数环比分别回升4.4%和8.8%。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态势趋稳,发展潜力不断释放。1-8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利润总额超过万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工业部分利润总额增长4.9%,在规上工业利润增速出现负增长的背景下,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这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实现增速回升、信心回暖,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率也在明显提高。整体来看,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和企业信心指数企稳回升,国内消费市场进一步释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等多种因素叠加,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增长注入巨大推动力。预计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在经历触底反弹后将回升至平稳、较高增长状态,增速将保持在7.5%-9%;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望达到15%。
(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将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启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并将其列为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新基建”主要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多个领域的数字型基础设施展开,将直接带动相关制造产业发展。例如,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年1-9月,城市轨道车辆、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0.8%、.6%、.7%。今年,我国三大运营商正式启动了5G商用,并宣布了5G商用套餐,我国在年有望会成为5G规模和用户数最大的市场。与此同时,基于“新基建”的场景应用多元化还将创造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带动商业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变化,成为新增长点并为创新型企业的进入创造更大空间。预计年,5G、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一批新基建项目落地,将有力拉动工业投资增长。
(三)我国制造业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迎接新机遇
我国制造业已进入高水平开放阶段,全面实施了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并自年1月1日起施行。年6月,年版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集中发布,在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农业等领域推出了新的开放措施,支持外资更多投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例如在装备制造业,新增或修改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条目。预计年,随着《外商投资法》和新版负面清单的实施,投资和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我国制造业吸引利用外资将出现较快增长。
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