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作者:云理轩
习近平总书记年初考察云南时指出:新时代抓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特别指出,要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相对传统产业而言的,且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存在新旧更替。从发展方向看,一国的产业结构一般都要向着更加合理化、高级化的方向发展。在面临全球经济增速下滑时期,迫切需要以创新为驱动,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云南要实现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更是迫在眉睫。一、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是云南实现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云南要实现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更离不开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对产业结构优化起着关键作用,是满足人民日益多样的消费需求的内在要求,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源头,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促进经济稳增长的必要方式。云南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既要积极应对突如其来的病毒挑战,又要突破局限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原有的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第一,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是云南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新兴产业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未来指向,是产业向高级化方向迈进的选择,其发展将促进产业结构朝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靠近。根据《云南省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云南第一产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1∶34.3∶52.6。而对比全国年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7.1:39.0:53.9)优化上依然存在差距。因此,就云南目前的产业结构看,亟需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适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才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是云南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其实也暗含了社会需求与供给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国人民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向着全面小康迈进,而今年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充分说明了人民的需求已变,且涵盖了吃、穿、住、行、游、购、娱、养等方面的需求,各方面需求的变化或者升级带来了供需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供给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国家推出的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为了增加有效供给,优化供给,提高供给效率,而优化供给迫切需要以新兴产业为支撑。第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是云南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今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指出,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因为传统产业已经出现发展瓶颈,再不改造、再不升级可能难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经济从年到年,在长达32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78%的高速增长,而年之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GDP增长率为6.1%,就云南而言,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说明云南经济增长已经不能向过去一样依靠人口红利、资源红利了,现在要转向改革红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亟需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突破口在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第四,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是云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促进经济稳增长的必要方式。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众多企业停工停产、学校停课、家庭朋友聚会取消、外出游玩暂停,旅游业、餐饮业、酒店行业、交通运输业、线下服装行业、文娱方面的需求有了较大变化,有的需求递延甚至消失,在疫情冲击下,部分传统经济被按下了暂停键,但细观后发现有的行业并非如此,有的企业开始了线上办公,学校停课但不停学开始线上授课,培训行业纷纷加入改革推出线上教育产品。可以看到疫情冲击下,“云经济”“宅经济”走红,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线上教育、网上购物、生鲜电商、网上娱乐平台等异军突起,危机催生变革,危中有机,疫情冲击了实体经济,给实体经济造成损失,却催生出了新业态、新模式,给数字经济带来发展契机。今年2月23日,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就指出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二、以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性,通常指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产品,产品需求旺盛,能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强,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体现。根据《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年)》,其中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信息产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就目前来看,云南新兴产业发展已初有成效,年,全省烟草占比下降到24.7%,技改投资增长51.6%,排在全国第五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1%,高于全国22.3个百分点。年云南先后实施20个智能制造试点项目,认定省级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认定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户,云南省数字经济局、云南省“云上云”中心成立、“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旅游平台上线,“一部手机云品荟”电商平台上线。年云南一季度经济公布显示39个工业行业中,其他制造业、电子、烟草、有色矿开采、化学纤维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呈现成长态势。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23.9%,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26.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快速增长,分别增长54.6%、19.5%和3.1%。在化工、医药行业中,专用化工产品制造业增长58.8%,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业增长81.1%。云南正培育夜间经济,打响“网上南博”品牌,发展数字经济,统筹推进“数字云南”建设。但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技术创新方面差距还很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发展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新兴产业的发展关键要靠创新驱动,从新动能培育、先进技术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出发,以创新永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创新为驱动加快培育新动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依靠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更替意味着新旧动能发生转换。云南坚持“两型三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年明确八大重点产业,年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这些都是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在技术革新背景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新产品、新业态的出现,亟需创新商业模式,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首先各级地方政府要认真抓好落实。一份部署,九分落实,省级层面做好产业规划,其他各级政府决策者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尽可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抢先抓住发展机遇,将政策落实到位。其次企业家最大程度地发挥好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本身包含了创新精神,具备担当、合作、学习、冒险、效率、果断、执着、敬业等优良品质,但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具备企业家精神,要以中国优秀企业家为榜样,弘扬企业家精神,用慧眼及时发现良机,将产业做大做强,将企业办好办优。以创新驱动加快发展先进技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没有先进技术支撑的产业发展不可能持久,并且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还要不断革新技术,才能增强产业生命力。发展先进技术,创新是第一原动力,而且还要人才、资金、政策作为配套。首先人才是关键。从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来看,背后都是大量高端人才在研发,就国内而言,我国各省份高层次人才分布非常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高端人才远远领先中西部地区。云南作为欠发达省份,人才队伍不够强大,尤其缺乏创新型高科技人才,要想提升整体实力,人才是关键,应实施颇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其次,资金是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的重要支持。对于企业来说,一旦资金链断裂,很可能导致企业倒闭,同样对于企业的技术研发,没有资金支持技术研发无法开展。技术研发是一项初期资金投入大、风险高、收益不确定的工作,研发成功大大提高产出,研发失败,沉没成本也会很高,而于新兴产业而言,若仅靠企业自身投入资金发展技术,可能能胜任的企业少之又少,因此要扩大资金来源,在成本接受范围内,尽量使资金来源多样化,增加融资方式,除了从银行贷款,还可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让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云南还要不断增加技术研发支出,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企业科技研发注入动力。最后,政策支持是后盾。第一,政府要尽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企业才有动力不断研发出新。第二,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有倾向性的政策支持,实施颇有力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优惠。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对于很多面临倒闭关门的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大多还要依靠政府资助才能跨越难关。第三,对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社会各界的创新项目给予更多支持,争取在创新项目上多立项,加快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将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将更多创新项目做到实实在在利民惠民。以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云经济”“宅经济”的走红,给予数字经济潜在发展机遇,伴随的是新消费业态的产生,新消费模式需要更加强大的信息网络、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匹配,必然需要依托新型基础设施的跟进建设。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从经济发展经验看,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硬件设施,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新基建”更是稳投资、促项目、保增长的重要途径,“新基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要想数字经济之路走得顺畅、快速,必须要把基石打牢、铺平。首先,发挥创新型政府作用。政府要提前研判,提早谋划,学习其他省份优良做法,再结合自身优势,做好顶层设计,对新兴产业发展做好规划,层层推进,以创新为驱动加快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中心等的建设,对“新基建”的建设做到有效投入,避免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另外加快“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推行“云办公”“数字政府”建设,节约企业项目审批上的时间成本,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其次,各大中小企业要积极作为。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各大中小企业要善于从危机中看到先机,发挥创新精神,创造发展机遇,扩大有效投资,积极作为。疫情冲击下,消费方式、消费需求、消费目的都有很大变化,“新基建”为新消费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空间,是新消费文化形成的基础,此外一些中小企业因为疫情影响,面临开工难,开工也无收益的局面,比如线下餐饮行业、线下娱乐行业、线下服务行业,转型发展已经迫在眉睫。这些企业只能顺应“新基建”浪潮,将线下业务线上化,创新商业运营模式。消费者线上消费需求与企业线上运营需求必将需要强大的信息工程、信息网络作为支撑,也就是大多企业的转型发展反过来催生“新基建”的建设。以创新为驱动,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云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云南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政府有力推动下、有效市场的运作下必定能干出一番成绩。作为一个西南边陲的欠发达省份,更要不断捕捉和创造发展机遇,以新发展理念为先导,以新兴产业发展先行,形成“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些行业、辐射一片地区、服务一个省份”的良好局面。(崔红茶执笔)来源: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