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文化产业成新兴产业重要力量中国创意

-10-11期07版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拓展新兴产业增长空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创意文化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国内外文创产业发展实践表明,文创产业已成为21世纪国家软实力竞争的焦点。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严峻形势下,创意文化产业的优势何在?未来求新求变的路径怎样?未来发展还有哪些瓶颈和待解难题?带着上述问题,9月25日-27日,本报财经周刊参加了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华侨城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侨城”)承办的“中央企业战略新兴产业华侨城专题调研”,以寻求答案。

华侨城闯出一条自觉自发的文化旅游产业之路

华侨城年从深圳湾畔的一片滩涂起步,30多年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华侨城总资产超过亿元,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十三五”期间,华侨城将在“旅游+地产”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深耕“文化+旅游+城镇化”及“旅游+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模式,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构建并完善文化、旅游、城镇化、互联网、金融五大方面的专业平台,成为拥有都市主题乐园、大型自然人文景区、文化旅游小镇、大金融服务体系的全产业链构架的大型文化旅游产业集团。预计到年,华侨城年接待游客将超1亿人次。

在调研过程中,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华侨城成功地将文化元素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在30余年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文化产业的独特发展路径。

“华侨城选择文化旅游,有一个从探索到自觉的过程。”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关山表示。据介绍,年,华侨城第一任总经理马志民受荷兰小人国的启发,建造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从此开创了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引领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潮流。如今,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连锁主题公园、欢乐海岸、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乃至近期签约的甘坑新镇等项目,都因为文化内核而充满魅力。

文化自信是我国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华侨城正是因为文化自信而坚定文化立身之路,以文化为核心,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行业中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

华侨城文化创意产业何以能成为“领跑者”

当下数字革命席卷全球,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华侨城敏锐察觉到战略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制高点,从而抢先一步,构建了自己的文化旅游、数字科技、文创产业等专业平台,成为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排头兵。

在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笔者体验了一把时髦的VR(即“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戴上VR眼镜后,壮阔的美景真实呈现在眼前,可以前后左右度欣赏,犹如从飞机上俯视,令人身临其境。

据了解,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文化+旅游+科技”的示范企业,坚持“以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为核心、旅游为主要应用方向”的发展理念,始终保持科技创新的活力,目前公司年产值近15亿元,并已于年10月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华侨城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

“科技是我们的基础产业,这五年我们已经创作了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20余项科技娱乐类产品。我们把科技产品以及VR互动结合起来,特别是把互联网文化带到场馆里。希望未来通过科技手段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告诉游客这个城市有多少个景区,这些景区美在哪里。”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跃明说。

将最新科技与产业应用相结合的理念,在欢乐谷连锁主题公园也得到了体现。据悉,华侨城布局全国六个城市的欢乐谷主题公园坚持“常建常新、常玩常新”的理念,持续对园区进行项目升级,提升消费者体验。深圳欢乐谷副总经理夏沫称,“今年,深圳欢乐谷斥巨资运用当下最先进的VR和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手段,在娱乐项目、智慧景区、文化主题等方面进行系统提升,让游客在体验最前沿科技的同时,还能有新鲜感和惊险、刺激的游玩体验。”

在深圳欢乐海岸,笔者观看了大型3D多媒体激光水秀《深蓝秘境》。演出以人与万物和谐共处为文化内涵,运用水幕、喷泉、激光、无人机、投影、火焰、音乐、烟火等多媒体艺术和技术成果,呈现了一场独一无二的水与火、光与影的视听盛宴,已经成为深圳最受欢迎的城市娱乐主题表演秀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它不只是音乐喷泉等高科技手段的简单堆砌,而是用IP(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要素给高科技注入了灵魂和生命。

创意无止境,创新永远在路上

不断创新,不断跨越,踏准企业转型升级节奏是华侨城总能领先一步的成功密码。与其他企业最显著的不同是,华侨城不仅致力于都市旅游和数字娱乐层面的创新产业搭建,还着力于将创意创新产业与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进行深度融合。

调研过程中,笔者走访了华侨城旗下文创产业园项目———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据华侨城创意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含介绍,该园区从年规划建设至今,秉承“当代艺术、创意设计、先锋音乐”三大主要文化特色,集中展示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新发展成果,引领中国乃至全球的艺术先锋观念和艺术人文实践,已成为南中国最具特色的创意文化园,年产值超过亿元。年元旦,李克强总理曾视察位于园区内的著名创客空间———柴火创客,从而在全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浪潮。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围绕“新型城镇化”战略,华侨城亦有颇多探索,提出了“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将其所擅长的文化旅游产业运作与国家战略相结合,为传统城镇导入“文化+”相关产业,以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

以5月份刚刚签约的“甘坑新镇”项目为例,其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以PPP模式合作开发,大力发展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导入和培育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艺术水准的原创文化内容产业,形成高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带动了‘文化+’相关的科技、旅游、商业、生态、农业、教育、家居等现代新型城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华侨城文化集团总经理胡梅林说。

数据显示,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6.1%,背后的现实是质量不高、数量不足、功能不完善的城镇,如何发展质量更高的城镇,就近就地解决城镇化及“三个1亿人”问题,是当前我国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华侨城“文化+旅游+城镇化”的转型升级模式,解决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难题,另一方面也因倡导可持续的“土地伦理观”,为中国式的城市化进程贡献全新的智慧和实践范本。

“土地伦理”观念是年由美国自然主义学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首次提出,她认为土地伦理是一种处理人与土地,人与土地上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伦理观。“工业化和大型住宅区开发,切断了原有的动植物生存环境和空间,尤其是现代的建筑方式,使得不透水表面积大幅上升,这种暴力式开发,只考虑了人类工业活动的利益,而大量的动植物无法生存,恶性循环进而导致人类的水、土壤、空气都遭受了难以修复的困难,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来看,人类的这种土地开发方式是极不道德的。”华侨城党委常委、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晓雯说。因而,华侨城在后续开发项目时,更多考虑到土地伦理观,并会将这种理念贯穿到未来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开发中去。

也正是坚持这种土地伦理观,使得华侨城的规划更具战略性和长期性。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郭昀表示,“战略性和长期性是华侨城非常突出的特点。华侨城围绕文化和民俗做文章,就使像甘坑新镇这样的项目具有了唯一性,甘坑新镇不是现代符号的简单堆砌,而是既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又让土地价值得到提升,因而颇具意义。”

文化创意产业凭借独特的产业价值链、快速的成长方式,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也是世界上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华侨城走出的文化创意产业之路将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提供一种新的出路和模式。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td/4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