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来自济宁高新的声音
近年来
济宁高新区全面推动
“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改革
不断为“三次创业”
注入新动能、再添新动力
近日
《济宁日报》头版聚焦高新区
深度挖掘高新区“一区十园”引领高质量发展
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完成的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发布
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单同时揭晓
济宁高新区强势登榜
并在百强排位中列第48位
在全省入选的6家国家级高新区中列第3位
作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头戏
济宁高新区出台了
《关于推行“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全面推动“一区十园”管理体制改革
设立了蓼河新区指挥部
成立了科技金融、安全装备、滨河科技等
5个街道属地园区、综合保税区
和健康产业园、华能如意等3个专业园区
以发展高科技、聚集新产业
培育新动能为核心
济宁高新区把“一区多园”
打造成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
引领区域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新区“一区十园”
引领高质量发展
目前园区共有“四上”企业家
其中“四新”企业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
年
全区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
规模工业增加值7%
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11%
利润.9亿元,增长14%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亿元
新增四上企业家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
推进主导产业保持较快增长
济宁高新区在经济总量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动能转换明显加快。年,装备制造产业在山推、小松两大龙头带动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增长25.2%、33.9%,生产推土机台,增长13.2%、挖掘机台,增长11.6%;生物医药产业保持平稳增长,特别是随着辰欣国际高端制剂项目投产带动效益大幅提升,销售收入增长11.6%,利润增长21.2%;纺织服装产业在如意集团引领下继续保持稳健增长,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6.6%、12.3%。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济宁高新区在推进园区建设进程中,注重充分培育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涌现出如意科技、小松(山东)、山推工程、源根石化、胜利生物、方健制药、天博食品等一批行业领跑企业。
其中,如意科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棉纺、毛纺直至服装品牌的两条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综合竞争力和主营业务收入居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强第1位;
小松(山东)是小松集团在海外各项业务最齐全的重要生产基地,山推工程是全球建设机械制造商50强;
源根石化是国内拥有较大规模和影响的大型润滑油生产型企业,居全国润滑油行业三强;
辰欣药业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第47名的排名业绩进入全国医药工业五十强;
胜利生物名列全国兽用原料药生产企业前十强;
方健制药是全省最大的单体中成药生产企业;
天博食品拥有亚洲最大的食品配料研发生产基地。
推进各园区竞相发展谱新篇
蓼河新区
蓼河新区已经完成蓼河新城的总体规划,并且积极对接社会资本进行新城的开发建设,目前已成功引入东方园林开发河湖水系的PPP项目。
济宁综合保税区
目前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的批复手续,建设卡口及监管仓库等工作,济宁综合保税区已加大申报工作力度,全力冲刺申报工作。
科技金融创新园
充分发挥在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以及银行、保险、证券、担保、信托等产业聚集的优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全区楼宇经济集群、金融服务业集群、科技企业孵化集群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商圈,现有规上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
杨家河科技创业园
围绕纺织服装、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不断挖掘内生项目,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让本土企业不断培植跟脉,带动形成“产业集群项目集聚区”,现有规上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
安全装备产业园
发展安全装备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业为主业,同时承担国家安全产业园创建工作,现有规上企业97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
高端制造产业园
承接了打造高端制造业高地的任务,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百亿级高端制造产业园,现有规上企业53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
滨河科技园
形成了装备制造及配套、新能源新材料、健康医药、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四大主导产业,成为了全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渠道和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现有规上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
信息产业园
目前完成《济宁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以推进高新区经济形态向数字经济转型为目标,努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引领区、实体经济数字转型试验区、高端信息技术人才集聚区。现有规上企业63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
健康产业园
着力构建生命科学、天然产物、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康养、医药物流六大板块协同发展产业格局,已完成生命科学园一期建设及招商工作,二期建设即将启动,现有规上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
新材料产业园
绕新材料产业技术密集高,研发投入大,产品附加值高,生产、市场国际性强,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着力建设全省乃至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特色园区,现有新材料企业37家,规上企业10家。
年是济宁高新区展现新作为
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之年
济宁高新区将着力做
实产业园区、创新平台、蓼河新城三大支撑
着力实施
双招双引、双百工程、双创体系、园区双带四大攻坚
不断聚集创新资源与要素
争创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朝着“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目标奋进
内容综合:济宁日报
更多新闻
这片土地,请记住他现在的样子!
总投资.8亿元!济宁高新区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六道工序十大攻坚,奏出济宁高新区“全面落实”最强音!
济宁高新区:紧盯“四大产业”,打造“济宁创新谷”
时隔一个月,这片土地已有大变化!
监制:绪言张嘉衬
编辑:常昕
校对:陈丽丽
引领济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高新区融媒体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