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美国标准化相关工作一直高度重视自愿性标准的作用,推行由政府授权民间机构主导标准化管理、基于市场驱动制定以自愿性标准为主且高度分散的标准化发展模式,在技术策略上强调市场的作用。而在智能电网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美国却对相关标准化工作方法进行了创新和调整,突出了技术规划的作用,通过形成一整套战略、法规与政策互相配合支持的体系化变革来应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标准化需求和挑战。
美国认为,智能电网在运行中必须确保安全,在应用上需要强调一致性和统一性,在技术上要逐步实现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统一接入与管理。出于这一技术领域安全性、统一性和兼容性的考虑,需要在这一领域进行技术组织的体系重构。
年,美国发布《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法案确立了美国智能电网战略推进框架。根据这一框架,美国能源部担任政府主导部门,承担的推进措施包括:建立智能电网区域示范计划,以检验并展示智能电网相关先进技术和标准协议;设立智能电网投资补贴计划,择优推进智能电网标准和协议等制定发展工作等。
《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直接赋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在智能电网标准化活动中的任务,法案指出:“NIST的主要职责是协调开发一个用于信息管理的,包含各种协议与标准模式的框架来实现智能电网设备和系统的互操作性…….”NIST通过制定美国智能电网标准化工作规划、发布路线图,为相关标准确定了战略布局和体系框架,并明确了NIST与社会公众、电力行业和标准制定组织等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原则与合作模式。
年底,NIST牵头成立了智能电网互操作委员会(SGIP)开展相关具体工作。SGIP不具体制定标准,而是通过制定和维护标准目录,制定优先行动计划发挥技术协调的作用。
通过一系列技术组织体系的重构和工作方法的调整,美国联邦政府最终确立了覆盖政府、战略和技术的三层协调组织,突出了不同的组织任务,并且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国内外合作,使全球范围内的各智能电网利益相关方组织的领导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推动智能电网互操作性标准的制定。
或设置透明色隐藏摘自即将出版的《中国标准化》年第4期,原题为《美国应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标准化战略与组织转型方法》
文/赵文慧聂爱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