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农业具有“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人民增寿”的三增效应,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条“新路径”“新动能”。
7月21日,大型联合收割机在庐江县柯坦镇陈埠社区收割早稻,至此,今年该县36万多亩早籼稻机收全面展开。“双抢”期间,多台收割机将分布在全县17个镇的田间地头,确保早稻颗粒归仓。
年功能农业相关概念列入中央“一号文件”后,江苏、宁夏、山西、广西等多个省份均从省级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制定专项规划,支持和引导发展功能农业。
我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明显的技术优势,民盟安徽省委日前建议,今后应抢抓功能农业发展机遇,打造安徽功能农业先行示范区和创新高地。
今后,我省应从省级层面对功能农业进行顶层设计并制定发展规划,科学、系统地制定未来5—10年我省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定位、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并配套出台支持功能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功能农业作为新兴的农业方向,在发展前期离不开政府的资金引导和项目支持。近年来,广西、宁夏、山西、河北等省份在省市两级政府层面均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发展功能农业,推动了当地功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省目前在发展功能农业方面相关政府资金和项目投入不够,建议省政府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功能农业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将我省打造成全国功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3—5个省功能农业示范市,15—20个省功能农业示范县,打造3—5个全国功能农业“单品冠军”。
文字:本报记者 周晓东图片:本报记者 袁家权 通讯员 周跃东编辑:周晓东 袁家权 刘 鹤END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