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兴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应用于国防军事的新兴技术则是维护国家安全、赢得战争胜利的强力武器。自年的海湾战争以来,我们可以感受到:现代战争中的技术代差式领先能够换来战场上巨大的优势,和平时期的技术优势同样也是最有力的军事威慑工具,各个世界大国都正在科技的无形战场上不停角力。年8月4日,美国国会研究处发布一份题为《新兴军事技术:背景与国会面临的问题》的研究报告(下文简称《报告》),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致命性自主武器、高超音速武器等新兴军事技术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并对美国国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对该报告主要观点编译如下,供读者参考。
图1CRS报告封面
01
人工智能
《报告》指出,美国国防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开投资已经从财年的6亿美元增长到财年的9.27亿美元,运行着超过个正在进行的人工智能项目;年建立的联合人工智能中心(JAIC)也在负责国防部超过万美元的人工智能项目,资金体量不可谓不大。为了最大程度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同时避免其可能出现的错误或恶意的“深度伪造”,美国国防部在年研究确立了使用人工智能的五项伦理原则:责任、公平性、可追溯性、可靠性和可管理性,并试图将这些原则向全球推广。同年成立的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制定了美国人工智能发展5条路线:(1)投资于人工智能研发;(2)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国家安全;(3)培训和招聘人工智能人才;(4)保护和构建美国的技术优势;(5)组建全球的人工智能合作。
图2人工智能概念图
虽然俄罗斯军方一直在研究大量的人工智能应用,但《报告》仍分析称“俄罗斯可能很难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年,俄罗斯军费开支下降了20%,年仍在继续削减;俄罗斯学者几乎没有写出多少研究人工智能的论文,俄罗斯技术产业尚未产生能与美国和中国相匹敌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尽管如此,也有美国的一些分析人士反驳说这并不能代表俄罗斯能力很弱。他们认为,虽然俄罗斯从来不是一个互联网技术领先的国家,但它也已经成功地成为网络空间中一股颠覆性力量。
02
致命性自主武器
《报告》指出,致命性自主武器是当前争议较大的一种新兴军事技术,一方面它的智能性和杀伤力都很强,另一方面它的使用伦理以及潜在风险又让世界上不少国家和非政府组织感到担忧。为了能够谨慎地发展和使用致命性自主武器,美国国防部为其制定了严格的审查流程:所有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都要进行测试和评估,以便其能在作战环境中始终符合人类指挥官的预期;一旦这些系统的运行状态产生任何变化,必须要对其重新进行安全审查。除了以上标准的武器审查过程,致命性自主武器还必须通过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高层的多次审核,可见它的“双刃剑”属性非常明显。
图3美军“捕食者”无人机
报告中提到了俄罗斯的武器制造商卡拉什尼科夫(Kalashnikov),报告中说它已经为无人地面车辆建造了一个作战模块,能够自主识别目标,并可能进行目标交战。不过,目前致命性自主武器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概念层面,就算是美国也没有真正地研发出来一款成型的武器。
03
高超音速武器
相比于致命性自主武器来说,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则更为成熟。《报告》指出,美国国防部已经申请了32亿美元的财年预算,用于所有与高超音速相关的研究,其中有2.亿美元用于高超音速武器的防御项目。美国的陆海空军以及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都在各自进行着高超音速武器的计划和试验。尽管“美国军方尚未确定任何需要高超音速武器的作战任务”,但美国正在尝试开发更高精度的高超音速武器,这显然是更具挑战性的一项技术。
图4美军长射程高超音速武器概念图
《报告》称,为了应对美国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以及美国于年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俄罗斯又加快了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步伐。目前俄罗斯正在研发两种具有核能力的高超音速武器:Avangard以及Tsirkon,据报告称它们可以在接近打击目标时继续灵活机动,从而躲避反导系统的攻击。
04
定向能武器
美国国防部将定向能武器定义为使用集中的电磁能量的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有着射击成本低、“弹药”供应便捷等优势,可用于执行反无人机、反卫星等任务。并且,定向能武器的杀伤能量是以光速传播的,这可能会发展为一种新的拦截导弹技术。然而本次的报告指出,尽管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研究定向能,但“实际的定向能项目经常达不到预期”。美国国防部在这些项目上投资了数十亿美元,最终都不了了之,可见定向能武器计划仍然面临着技术成熟度方面的问题。目前,美军部署的定向能武器主要是激光武器,功率从30千瓦到60千瓦不等,在财年计划把功率提升至千瓦左右。
05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也是备受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