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
与产业创新研究》
作者:黄鲁成,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04
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展现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与产业创新研究的最新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展现了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与产业创新研究的最新成果。全书由上篇“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研究”与下篇“产业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组成。
上篇内容包括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基础、新兴技术发展规律及分析方法、面向新兴技术研发的识别方法、新兴技术应用领域演化规律与跨领域评价、新兴技术应用效应评价和新兴技术应用对策研究。
下篇内容包括产业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主题及内容的“伞”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标准与选择、产业创新与新兴产业演化规律研究、新兴产业关联特征性及发展研究、新兴产业共性技术识别与发展研究、新兴产业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
本书既可以作为技术管理、技术与产业创新方向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以用于指导企业选择研发方向,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把握技术与产业创新发展的规律。
目录
上篇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研究
第一章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基础
第一节技术未来分析由来
第二节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的“伞”结构
第三节相关学科理论与分析技术基础
第四节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的客观方法
第二章新兴技术发展规律及分析方法
第一节新兴技术发展阶段及特性分析
第二节技术轨道与路径分析方法及规律性分析
第三节新兴技术跨领域扩散特征分析
第三章面向新兴技术研发的识别方法
第一节新兴技术前沿及识别方法
第二节新兴技术热点及识别方法
第三节新兴技术的技术机会及识别方法
第四节颠覆性技术及识别方法
第四章新兴技术应用领域演化规律与跨领域评价
第一节新兴技术应用领域演化规律
第二节新兴技术跨领域评价
第五章新兴技术应用效应评估
第一节新兴技术经济效应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基于震级法的新兴技术经济效应评估框架
第三节新兴技术经济效应评估的震级模型
第四节震级法评估新兴技术经济效应的应用
第六章新兴技术应用对策研究
第一节新兴技术竞争态势分析
第二节会聚技术的应用对策
第三节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应用对策
第四节石墨烯传感器技术应用对策
第五节智能材料技术应用对策
第六节新兴技术跨领域应用的对策
第七节基于团队识别的技术应用对策
下篇产业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第七章研究主题与内容的“伞”结构
第一节“伞”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研究方法论主题的内容“伞”
第三节研究内容体系主题的内容“伞”
第八章战略新兴产业评价标准与选择
第一节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与标准
第二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选择
第九章产业创新与新兴产业演化规律研究
第一节产业创新与新兴产业演化阶段与转化特征
第二节新兴产业阶段转化模型与实证研究
第三节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演化分析
第十章新兴产业关联特征性及发展研究
第一节基于技术视角的新兴产业关联分析
第二节面向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关联特性研究
第十一章新兴产业共性技术识别与发展研究
第一节新兴产业共性技术识别方法框架
第二节新兴产业共性技术识别方法应用
第三节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发展对策
第十二章新兴产业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
第一节新兴产业风险构成分析
第二节风险评估与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第四节风险动态预警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第五节新兴产业中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第六节新兴产业风险防范与预警
作者简介
黄鲁成,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新兴技术未来分析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长期从事新兴技术未来分析与管理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先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社科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多项。
推荐序
新兴技术与产业创新研究的有益探索
——摘自:《中国软科学》,年第6期
自年国家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发展新兴技术与战略新兴产业日益成为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年中央又多次提出“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兴技术发展为基础,是产业不断创新的结果,研究新兴技术与产业创新是我国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黄鲁成教授等出版的《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与产业创新研究》在该领域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值得推荐。
《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与产业创新研究》是黄鲁成教授研究团队在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基础上出版的重要著作,其主要创新贡献是:
首先,目前关于新兴技术与产业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缺乏严谨的结构体系,为此作者分别构建了新兴技术未来分析与产业创新研究“伞”结构体系,提升了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性、系统性、规范性。
其次,阐述了新兴技术发展阶段、新兴技术轨道与路径演化规律,新兴技术扩散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析识别新兴技术前沿、技术热点与空白点、技术机会、颠覆性技术方法。
再次,新兴技术跨领域应用与效应评估是研究难题,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应用领域的演化规律,提出了新兴技术跨领域应用评估与经济效应评估方法,以及新兴技术竞争态势评估方法,为新兴技术的应用奠定了理论与方法基础。
复次,在我国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有缺乏标准时,作者及时研究提出了战略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与标准,其成果刊发于《成果要报》,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