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支持经济增长的传统动能逐步减弱,亟需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有效推动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培育壮大新动能取得明显成效。
年上半年,围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国上下主动探索,积极作为,各地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创新创业活力增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动能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新兴产业支撑引领作用凸显,区域经济发展亮点频发,技术创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新业态新模式撑起发展新天地。
下半年重点工作下半年,高技术产业工作将进一步聚焦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在扩大有效供给、引领创新发展、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加速动能转换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是推动创新创业取得更大突破。二是推进“互联网+”行动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三是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落实好“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协调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运行好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拓宽创业创新融资渠道。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政府资金与金融资本的合作,引导金融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抓紧研究出台一批管用的新材料相关政策国务院于去年12月成立了由马凯副总理亲自担任组长、23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今年年初,组建了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可以说,我国新材料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年8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会议。会议梳理了领导小组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讨论了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项目、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测试评价平台建设方案和支持新材料推广应用的若干政策。
辛国斌指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以来,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下一步,各单位要按照领导小组工作安排,仔细梳理各项任务进度,抓紧推进,确保完成年度目标。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制约,抓紧研究出台一批管用的政策措施。要提前做好年工作部署,争取“一年一个台阶、一年更比一年好”,齐心协力把新材料产业搞上去。
我国新材料产业形成国家合力8月22日,在“核能材料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上,辛国斌讲话的信息量之大,远远超出了核能材料领域,事实上也超出了新材料领域。
“折子工程”避免互不通气、力量分散
辛国斌透露,在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马凯副总理提出搞一个“折子工程”,亦即编制一个领导小组的年度工作手册,将各成员单位规划、计划、资金、项目放在一个盘子里统筹衔接,各部门工作各有侧重,做到资金全面覆盖,避免互不通气、力量分散、重复建设。目前,年的“折子工程”已经印发。这就把“国家合力”落到了实处。
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解开怪圈
正像重大装备研发绕不开“首台业绩”难题,辛国斌强调,新材料应用中也存在一个“首批次”瓶颈:我们经过对新材料产业深入研究,突出感受到,“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过程极其艰难,开发、测试、评价、接受、推广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但不少材料研发出来,用户出于时间和风险考虑,往往不愿使用、不敢使用;得不到应用验证,优化完善就无从着手。这就形成了一个“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的怪圈。“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产业”,谁能抢占先机、率先突破,谁就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地位。
为打消“好材不敢用”顾虑,工信部将联合财政部、保监会开展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运用保险这一市场化手段,降低用户风险,激活下游行业对新材料产品的需求。此外,还要搭建一批生产应用载体。组织新材料生产企业和用户企业联合组建若干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实现材料与终端产品同步设计、系统验证、批量应用。
“集成新模式”打破固有行业壁垒
除了上述做法,辛国斌还提出了一个“集成式”的有助于新材料推广应用新模式。
他说,当前,我国新材料仍按照传统行业管理,把材料分为石化、钢铁、有色、稀土、建材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