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
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制定了《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主要任务包括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性能功能材料;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及岛礁建设急需的高端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急需的新材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发展急需的新材料。旨在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化和规模应用能力与效率,促进一批新材料企业形成持续创新发展能力,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
2.我国稀土新材料制备技术获重大突破
年6月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牵头承担“十二五”期间,计划在新材料技术领域设立的“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合金节能环保制备技术”课题,课题组通过稀土金属制备、提纯技术及装备的集成创新,突破超高纯稀土金属制备关键技术,自主设计研制了超高真空蒸馏炉、冷坩埚区域熔炼炉等14台套专用提纯设备,开发出成套的超高纯稀土金属工程化技术;制备出13种超高纯稀土金属。并于6月下旬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3.全球首部碳纤维材料的3D打印电动车
年12月全球首部3D打印电动车“Strati”在美国芝加哥年国际制造科技大展(IMTS)亮相。这部用碳纤维材料打造的3D打印电动汽车,从打印到组装完成仅需5天时间,时速可达约80公里,至此,碳纤维材料再一次夯实了其在新材料应用领域中的地位。
4.第六元素挂牌加速推进我国石墨烯产业化进程
年11月12日,江苏常州第六元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成为国内首家真正以石墨烯产品为主营业务的新三板上市公司。资本与科技的结合,有助于拓展石墨烯应用领域,加速推进国内石墨烯产业化进程。
5.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
9月16日,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在山东淄博高新区先进陶瓷创新园举办,6家企业和3个团队分获一、二、三等奖。本次比赛是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联合指导下,由山东省科技厅、淄博市政府、淄博高新区、淄博市科技局具体承办的一项新材料行业创新创业赛事,同时也是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首个揭晓答案的行业总决赛。是国内目前最高规格的创新创业类赛事。本次大赛也是产、学、研、资等各方深入交流与合作的产业盛会。
6.黑马大赛全球新材料行业决赛在宁波举行
克莱斯勒杯黑马大赛新材料行业赛事于8月28日至8月29日在宁波洲际大酒店举行。本场行业赛事在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新材料投融资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的支持下,历经上海、深圳、北京和美国硅谷四场分赛比拼,最后近60位新材料行业的新锐创业者将汇集宁波,拿取晋级黑马大赛年度总决赛的入场券以及新材料行业决赛的优胜奖。
7.第三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
第三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于年9月3日在哈尔滨落幕。本届博览会以“新材料、新生活、新装备、新成果”为主题。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省、区、市的家新材料企业参加展览,观众人数突破5万人次,到会采购商多家,实现签约合同交易额.5亿元人民币。
8.第三届国际新材料大会在重庆举行
年6月6日-6月8日,第三届国际新材料大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以“无所不在的智慧之梦”为主题,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市商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人社局联合主办,有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名专业人士参会。大会邀请了新材料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知名企业家、学术领军人物、资深科学家、行业协会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做精彩报告。
9.燕山大学合成出硬度两倍于天然金刚石的纳米孪晶结构金刚石块材
年6月由燕山大学教授田永君团队与吉林大学教授马琰铭和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王雁宾合作在高温高压下成功地合成出硬度两倍于天然金刚石的纳米孪晶结构金刚石块材。研究成果在《自然》上发表。
10.蓝光LED”获得诺贝尔奖LED照明产业迎来爆发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因发明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和天野浩以及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光源方面所作出的贡献。LED灯的出现,使得我们在传统光源之外,找到了更持久、更节能的光源。这项发明开启了一场照明革命。
11.新材料全球交易网在重庆上线
年11月底新材料的新技术转化,以及在线交易、在线融资等功能的新材料全球交易网在重庆上线。它对材料产业能有多大带动作用,能挖掘多少传统材料产业的价值,以用户为核心,省略中间渠道,让产品和用户越来越近,甚至零距离接触。
12.空客在华建新材料研究中心
空中客车集团创新部、中航工业基础技术研究院以及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在年11月11日开幕的第十届中国航展上签署协议,共同组建新材料研究卓越中心,共同探索飞行器和航天系统应用领域的新材料创新研究,主要合作内容包括研究、教育、以及国际合作与知识共享。
13.我国科学家攻克单壁碳纳米管结构可控制备关键技术
年6月26日从北京大学李彦教授课题组借助一种自主研制的新型钨基合金催化剂,研究出单壁碳纳米管结构可控制备方法。学术成果在6月26日的《自然》杂志上发表。
14.中科院电工所在铁基超导材料实用化研制中取得重要进展
年5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马衍伟研究组采用机械压制新工艺,研制出目前世界最高传输临界电流密度的Sr型铁基超导线带材,在4.2K和10T下超过A/cm2(Appl.Phys.Lett.()),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率先跨入了实用化门槛,并为我国下一步铁基长线规模化制备奠定了坚实基础。
15.浙大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浙江大学化学系彭笑刚课题组与材料系金一政课题组合作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上。该文报道了一种以量子点为电致发光材料的新型LED器件。其性能远超过了目前相关文献报道的其它量子点LED,并且该新型器件可以通过简单的溶液加工路线制备而得。
16.松下与美国企业合作研发新一代锂电池
11月松下公司为了研发新一代锂电池,与美国化工企业Polypore(北卡罗莱纳州)达成了业务合作,旨在加强需求高涨的电动汽车电池业务。
17.日本东丽获波音万亿日元订单
11月17日,日本东丽公司和美国波音公司、宣布,将联合研发飞机用碳纤维材料。并获得来自波音公司价值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亿元)的飞机用碳纤维订单,双方已就此达成基本协议,这些材料将用于大型客机“X”等。两家公司的关系向着联合研发的层次发展,日本企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影响力或将由此得到提升。
18.美国扶持航空材料研究新材料
奥巴马11月25日宣布,将出资1.48亿美元建立先进制造业中心,重点研发用于国防、航空等领域的先进轻型金属材料。对中国而言,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专项已经上报国务院,有望近期出台。随着国防装备日趋现代化,高温合金、粉末冶金复合材料等尖端材料的需求将迎来爆发期。
19.美国用3D打印制造新型材料
美国劳伦斯利佛莫尔国家实验室和MIT研究人员近日使用3D打印技术,成功开发出一种具有近似气凝胶的超轻质量,同时硬度是其倍的新型材料。与大多数轻质多孔材料不同,这种超材料的机械性能没有随着材料密度下降而大幅降低。
20.年3D打印技术进入到人造器官领域
哈佛大学的詹妮弗刘易斯(JenniferLewis)、普林斯顿大学的迈克尔麦卡尔平(MichaelMcAlpine)和剑桥大学的基斯?马丁(KeithMartin)共同研发,这一技术让科学家们可以制造出拥有理想功能的生物材料,最终获得人造器官。利用新型材料进行微型3D打印,扩大了3D打印产品的范围,甚至包括人造器官和血管等。
21.江苏省建成全球唯一超薄物理钢化玻璃基材生产线
年10月江苏省高透光率光伏玻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面实现了超薄物理钢化玻璃基材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目标,投资4亿多元,建成4条全球独一无二的超薄物理钢化玻璃基材生产线。玻璃厚度1mm的生产线,应用于OLED照明灯具与有机发光玻璃等领域,远远小于国际上的物理钢化玻璃厚度的极限在2.5m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