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什么是霸权主义?应该众人皆知,但发达国家在世界上占主导的地位(无论在什么方面,都占优势),凭借自己的实力(利用经济上及军事上的优势对相对势力较低的国家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进行欺压)谋取财富来发展自己的国家。举个例子:二战后,美国谋求领导和控制世界的全球战略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变化,进入21世纪,美国的单边主义横行。对于一些技术较落后的国家的廉价原料以‘掠夺式’购买,然后又以高价出口给比较落后的国家,美国想统治世界的野心日益增大(原因是在世界单独的弱的国家已经不满足他的需求,要全世界的国家都为他服务)并且一切都由他为中心。不少经济制度都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而这些经济制度都是围绕他们自己的优势制定的,即能更好更顺利的发达自己的国家,落后的国家对他们指定的体系,又必须去执行。很多很多事例都能说明这个问题,想这样的问题只要有点“仗势欺人”(仗势欺国)的意思就可以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障碍,因为:霸权主义为了实现称霸世界或称霸地区的野心,凭借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运用暴力手段,力图操纵国际或地区事务,侵犯他国主权,甚至进行侵略战争;而强权政治国家为了在国际政治中疯狂追求所谓的权力,凭借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干涉他国内政,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富压贫,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近半个世纪的转变,?年毛主席接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霸权主义的概念。是他一以贯之的民族主义倾向、世界景观和反霸防修思想的体现。具有国内意识形态支撑逻辑框架和外交政策两种既有区别、又有关联的功能。它是指在国际关系上,大国、强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超越国际法、国际政治格局现状一味扩张自身势力范围,操纵国际事务,干涉他国内政,甚至进行武装侵略和占领,称霸世界、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强权政策。冷战时期,主要是指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在核武器和军备竞赛中握有绝对优势的超级大国的对外政策。成了苏美的代名词。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等概念并举,带有强烈道德谴责意味。比直指帝国主义在外交礼仪上显得相对委婉一些。与英文Hegemony或Hegemonism指非均衡的政治支配状态,特定政治布局中某一国因其政治和经济实力之优势而具有主导运作的局面不同。如今,“霸权主义”皇者归来!牺牲他人拯救自己,霸权主义国家往往就是这样。美国正在以各种手段收割全世界的财富。继2万亿的刺激计划后,美国又要实施一个贷款计划,金额达到2.3万亿美元,持有的美国债券因汇率的变动造成了大额的损失。据美联储统计,仅过去一个月,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暴增的金额已经达到了2万亿美元。目前,美联储的总资产已经通过印钞达到了空前的6.4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联储正在通过“疯狂印钞机”来将危机转嫁到其他国家身上,收割全球的财富。瑞士央行一季度损失亿据外媒周四(4月23日)最新报道,瑞士国家银行(瑞士央行)周四表示,今年一季度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惨烈的亏损。根据其公布的最新财务报告,瑞士国家银行一季度净亏损亿瑞士法郎,相当于.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亿元)。这是该行自年成立以来遭遇的最严重季度亏损。市场对该行之前的预期是亏损亿瑞郎,而实际亏损额比预期高了几乎三分之一。一季度全球股市的普遍崩跌导致瑞士央行持有的股票发生了惊人的损失,头寸亏损高达亿瑞郎。更不幸的是,亿瑞郎并非其唯一的损失,该行与汇率相关的损失也高达亿瑞郎(约合亿元人民币)。瑞士央行目前累计持有近亿瑞郎的外币投资,主要都是债券和股票。去年的数据显示,瑞士是美国的第7大债权国,手里有亿美元的美债,这大约占到了该国央行投资的近29%。除开美债,瑞士还对美国股市十分青睐。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年6月底,瑞士央行在美国华尔街的持股量从一年前的亿美元激增到亿美元。而过去2年中,美国股市走势良好,瑞士的确有持续加码的可能性。今年3月份美国股市曾4度熔断,波动幅度非常大,作为持有大量美股等美元资产的瑞士央行,显然就成为美国收割财富的目标之一。美国火力全开加大印钞,各国货币承压为了避免经济衰退,美国火力全开。3月23日,美联储表示,将不设上限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意味着美国无限量印钞。这应该是冷战之后美国连续释放的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一不考虑的印钞方式显然是在赤裸裸收割全球财富。为了让全球主要经济体响应美联储这2.3万亿计划,美国还对多国实施美元援助方案。据报道,上个月美国与9国达成了临时货币互换协议,包括与韩国、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新加坡、瑞典等央行签订规模分别为亿美元,与丹麦、挪威、新西兰央行签署规模为亿美元,期限至少为6个月(到年9月19日)。然而,那些经济实力不够强的新兴经济体,却要默默承受美国的举动“买单”。据日媒报道,美国的做法无疑是将危机转移给亚洲5国,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以及美元加速跨境流动下,包括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5国的货币面临严峻的考验。据分析人士指出,受全球疫情扩散影响,投资者纷纷转持美元资产,美元和美债等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受到欢迎。而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却承受巨大的压力,对美元汇率出现大幅下挫,并创下罕见历史纪录。据了解,今年迄今,泰铢和马来西亚令吉兑美元跌幅均在10%上下;印尼盾兑美元的汇率下跌至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印度卢比跌至创纪录新低。投资者持有大量美国债,因汇率损失巨大事实上,美国一直在收割世界财富。自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美国发行的国债总金额就开始突破10万亿,疫情以来,国债金额仍然在不断放大,最新国债金额高达24.71万亿元,较1月末增加1.48万亿。美国不断放水的同时,外国投资者也在不断加码美国国债,因为美国国债是公认的几乎没有违约风险,所以各国把自己在贸易上获得的外汇用于投资在美国国债上是目前来看比较安全的形式。公开数据了解,2月末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合计超7万亿美元,占美国国债比例超过30%,该比值创下了近6个月新高。虽然美联储开启无限QE,但不少国家在疫情期间仍然在增加对美国国债的投资,比如日本2月份环比增加亿美元,英国增加.55亿美元,法国增加亿美元,印度增加亿美元。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美债的收益率比较高,即便是在疫情之下,最新1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0.18%,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0.6%。相比之下,欧元公债1年期收益率为-0.62%,10年期为-0.33%,谁更具备吸引力显然易见,这也从根本上巩固了美债的世界地位。最新数据显示,日本为美国国债的第1大债权国,达到1.27万亿美元,中国为第2个债权国,同样超过万亿;英国、巴西、爱尔兰等4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均超过亿美元。以美元兑各国的最新汇率与4月8日汇率相比,亚洲国家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日本因汇率造成的损失高达1.56万亿日元,韩国损失高达.56亿韩元,泰国损失近亿泰铢。另外,瑞典、英国、澳大利亚、瑞士损失金额也都超过10亿(对应各国货币)。A股资本市场在“乱世”中彰显抗压能力俄罗斯近年来逐渐降低美债的投资金额,再加上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美国也对此感到一定威胁。相关人士表示,美元霸权地位可能会有所转变。尤其是美国在突发事件当前不靠谱的做法更是让人看到了其不为人知的一面。反观国内,在全球财富都被美国收割的同时,中国表现出了大国风范。美国一再放水的同时,中国也出台了一系列应对举措,汇率在此期间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也没有造成汇率损失。股市方面,2月初至今,上证指数仅下跌5.64%,深证成指跌幅仅有2.42%,跌幅位居末位。中国股市近来年估值也相对较低,就连摩根士丹利都对中国股市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并调高了评级,以至于A股被称为全球资产的“避风港”。著名指数编制公司富时罗素,今年3月份如期对A股进行扩容,将中国A股的纳入因子由15%提高至25%,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A股的信心。另外,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积极应对,可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这一点正是欧美国家欠缺的。为缓解疫情带来的影响,中国开始加大投入5G、工业互联网、高铁等新基建方面的建设。纳入富时罗素成份股业绩相对来说较为稳定,根据条件:富时罗素成份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含预告下限),且机构一致预测目标价上涨空间超20%的新基建概念股仅有18只。先从业绩来看,在极端行情之下,一季度净利润翻倍股有6只,分别是蓝思科技、思源电气、海能达、朗新科技等,后2股业绩扭亏。其中工业互联网概念股蓝思科技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这主要受益于公司管理有序、前期产品取得阶段性成果,疫情期间业绩高度释放所致;特高压股思源电气,物联网概念股海能达一季度净利润增幅均超过%;人工智能概念股长安汽车一季度业绩同样扭亏,在汽车板块表现较为优秀;小鹏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弱势。新基建令起炉灶炒“科创”项目。另外美利坚帝国全球最大商业飞机制造者之一波音面临破产!曾经的“空军一号”也论为废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