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显成效据悉

作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中国中冶拥有53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17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6,241件,位列央企第四位,位列市场竞争型央企第一位

中国中冶以智能、绿色、地标为目标市场,通过在超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场馆和城市大型公共设施方面的不断技术创新,打造高端房建业务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已能够提供咨询、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监理在内的“一站式服务”2015年,中国中冶房建新签合同额1854亿元,占新签工程总合同额的51.6%

——特色主题公园领域

公司大力开拓市政环保及新能源领域,提供城市垃圾综合处理、固废处理、土壤修复及节能减排、城市供水电热管网建设、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光伏发电等的技术研究、咨询、有几大战略新兴产业设计、设备成套供货、工程总承包、调试和项目管理、工程运行管理等全流程服务,已成为环保工程和新能源领域实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建设承包商、技术装备供给商和投资与运营服务商

中国证券网讯 中国中冶3月29日晚间发布2015年度报告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8.02亿元,同比增长21.1%,新签合同额实现4,015.86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非冶金工程合同占新签工程合同比重达到83.06%,海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4倍

——冶金建设领域

风险管控夯基础

中国中冶拥有国内唯一一家主题公园专业设计院,成功与发达国家合作多个大型主题公园项目,并在主题公园设计、原材料、施工等方面推广“中国制造”,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整合资源优势,凭借强大的河北新兴产业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完成了新加坡圣淘沙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探险岛、淮安西游记文化体验园项目、明日世界施工总承包项目、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武汉万达电影乐园等代表项目,已在特色主题工程建设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主题公园领域的专家

力争用3年时间将占全球冶建市场份额的60%提升至80%,承担起中国钢铁工业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

——海绵城市、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建设领域

海绵城市、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家基建投资、“稳增长”中担纲重任,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等纲领性文件,持续推动海绵城市、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的龙城新型材料产业聚集区建设进程中国中冶相继成立了海绵城市技术研究院、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技术研究院,集中优势力量突破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编制了科学发展规划,已具备提供海绵城市、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的能力,并成功实施了一批代表性项目,成为国家海绵城市、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高端房建领域

严格投资管控,优化投资结构,坚持投向效益好、效率高的工程主业和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强化集中采购,整体采购率由2014年3月的21.4%提升至68.1%,平均资金节约率达到4.8%2015年,中国中冶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2.9个百分点至79.3%;带息负债规模同比下降9.69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53.6亿元,继续东莞新兴产业保持大额净流入,整体资产质量延续了持续向好的态势

——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领域

目前中国中冶的综合管廊施工长度已累计达119公里,单项最长里程33.4公里,被业界评价为“总里程第一,单项成绩第一”2015年,公司又与贵州、深圳、昆明等多个省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陆续中标甘肃白银、内蒙古包头、吉林四平、广东珠海、辽宁沈阳等多城市的管廊项目,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市场开拓出成果

据悉,2015年,中国中冶明确了新的市场和产品定位,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经营策略,打造出以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资源开发四大板块为“梁”,以冶金工程、高端房建、矿山建设与矿产开发、中高端地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核心技术装备与中冶上投新兴产业钢构、环境工程与新能源、特色主题工程为“柱”的“四梁八柱”关联互补、协同效应显著的综合性业务体系,在确保冶金建设国家队地位、持续提升钢铁冶金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同时,大力向非冶金业务领域转型2015年,中国中冶新签非冶金工程合同占新签工程合同额比重达到83.06%,已连续两年稳定在80%以上

转型升级显成效

创新驱动备马力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领域

从2013年扭亏为盈的华丽转身到2014年的逆势攀升,再到2015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中冶始终坚持战略引领积蓄强劲动能从“回归主业”,到“聚焦中冶主业,建设美好中冶”,再到打造“四梁八柱”业务体系升级版,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目标任务,战略布局递进展开,实践逻辑步步相扣,经营业绩年年新兴产业网推高如今,“聚焦中冶主业,建设美好中冶”是中国中冶的发展愿景,全力打造“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是新常态下的战略新定位,“四梁八柱”是这一战略新定位下的业务体系和产品定位它们是中国中冶未来发展方向、宏伟目标以及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体,彼此紧密关联、一脉相承

——环境工程与新能源领域

随着城市基建作为需求的“倍增器”和“加速器”效应不断显现,万亿级投资盛筵已徐徐拉开帷幕,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打开想象空间在国内,公司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等有活力、有潜力地区作为工程建设主战场,成立了12个区域公司,抢抓国家新一轮拉动投资的有利时机,占领市场制高点在海外,公司在43个新兴产业概念国家和地区设立驻外机构128个,紧紧围绕国家对外政策、资源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以及国际基础设施市场面临的发展机遇,重点布局双多边合作、互联互通及“一带一路”涉及的区域市场,聚焦钢铁产业国际产能合作、装备走出去及“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中国中冶新签合同额在2014年大幅增长29.2%的基础上,2015年又跨跃式实现4,015.86亿元,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超10亿元的重大工程项目57项;海外新签合同额410.75亿元,同比增长1.4倍目前,中国中冶已成功将传统冶金工程核心技术优势延伸到其他建设领域,经过长期积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速公路、特殊地质条件下大型深基坑、超高层建筑、超大跨度建筑、超大型复杂高精度机电系统工程建设领域拥龙城新型材料产业聚集区有了一大批国际一流的技术;在建筑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布“先进制造、3d打印、互联网+”行动纲要,并在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美丽乡村、智慧城市等新兴工程技术领域,和污水处理、河道治理、垃圾综合处理、光伏发电等环保业务领域以及特色主题公园建设领域也具有十分明显的技术优势2015年,中国中冶科技投入共计51.79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比重为2.38%

2015年,公司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新签合同额525亿元,同比上升92.3%,中标的合同额10亿元以上的市政交通重大项目共18项未来,中国中冶将紧随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拓展高速公路、桥梁、道路、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项目,并充分发挥资质优势和专业化能力,实现项目做专做精、战略区域做熟做透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和盈利水平

战略引领蓄动能


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好
哪家治疗白癜风权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ys/1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