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31224/4315789.html
智能手机、社交媒体,这些在三十年前新鲜得不得了的词汇而今已然变成我们耳朵里消不去的茧。和这些词语的出现频率一起指数爆炸的,还有它们对我们真实生活造成的影响。
低头族、假新闻……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不遗余力地在人类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炸出一朵又一朵蘑菇云,引来世界各地的智库机构在这一领域里绞尽脑汁,皮尤研究中心也不例外。
在研究了十多年数字生活对美国的影响之后,皮尤研究中心转向探索手机与社媒在新兴经济体中发挥的作用。本次调查历时3个月(年9月7日至年12月7日),覆盖了11个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采用电话调查和面对面访谈两种形式,共采访成年人位。除了调查以外,皮尤研究中心还在肯尼亚组织了焦点小组讨论,并摘取部分讨论发言整合在研究报告中。
在介绍皮尤研究中心的具体报告之前,有一个概念需要提前界定,中位国家。中位数是按升序或降序排列的数字列表中的中间数字,以此类推,中位国家指代在每一个调查问题中,按升序或降序排列的第六个国家。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授权精编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报告,概览核心研究结论,从“新兴经济体手机和社媒使用现状”“社媒和手机带来的影响”、“用户和手机、社媒之间的关系”三方面缕述新兴经济体国民对手机和社媒的感知,试图阐释两者在现代人生活中扮演的魔鬼和天使的双重角色。
核心结论:
大多数成年人拥有,或者可以接触到手机,和别人共用手机的情况较少。智能手机在年轻人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的普及率较高。
在中位国家,64%的国民使用至少一种社交媒体网站或应用程序。Facebook和WhatsApp的使用率最高。
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相辅相成,在11个国家中,91%的智能手机用户表示自己是社交媒体的用户,反之,81%的社交媒体用户表示自己拥有或和他人共享智能手机。
被访对象认同手机的正向影响。在中位国家,93%的被访对象赞同手机缩短了空间距离,使得远距离实时通话成为可能。79%的被访对象表示智能手机是自己的新闻和信息获取渠道。几乎所有调查国家的成年人都肯定了互联网对教育的积极作用。
在新兴经济体中,赞同手机和社交媒体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成年人比例,比肯定两者给个人带来积极影响的低。中位国家70%的成年人认同手机的出现对社会而言是一件好事,82%的人认为手机给个人带来了很多便利。
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对儿童造成的影响成为绕不过的社会议题。约79%的成年人担心儿童在使用手机时接触到负面内容,在中位国家中,63%的人表示手机给儿童带来了不良影响。
人类和技术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五个国家的超过一半的手机用户认为手机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东西,其余国家的受访对象则认为没这么必需。
新兴经济体手机、社媒使用图景
手机普及率高
11个国家的大多数成年人拥有,或者可以接触到手机。在这之中,越南当属第一,几乎所有成年人(97%)都拥有移动设备,委内瑞拉,印度和菲律宾相对来说较低,但即使在这些国家,也有大约70%的成年人拥有移动设备。
不过,中位国家11%的人说自己没有手机,其中有7%表示自己常常使用别人的手机,但总体来说,手机共享的情况不是很多。一般来说,手机共享的原因不外乎是买不起,手机丢失,损坏或被盗,不需要拥有自己的手机,太复杂不会使用。
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三个因素都会影响手机的普及率。手机在年轻人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的普及率较高。在11个国家中,大多数18至29岁的人都拥有自己的手机。在菲律宾,拥有手机的年轻人(18至29岁)比例比老年人(50岁及以上)高41%,黎巴嫩、印度、墨西哥分别为27%,25%和24%。同样是成年人,接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更有可能拥有手机。
在11个国家中,大多数男性和女性都拥有移动电话。但各国女性的拥有率差异很大,印度女性拥有率仅为56%,越南则有96%。
智能手机最受欢迎
智能手机是最普遍的移动设备类型,大多数成年人表示自己的手机是智能手机,中位国家53%的人表示自己使用这一类型的手机。基本型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功能手机(可以上网但不支持运行应用)总体来说不太受欢迎,很少有成年人说自己使用的是功能手机。但是在数字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比如印度(47%)、肯尼亚(40%),突尼斯(37%)和委内瑞拉(36%)也有部分人使用基本型手机。功能手机则在墨西哥(三分之一)很受欢迎。需要注意的是,后两种手机的主要受众是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用户。
Facebook和WhatsApp使用率最高
在中位国家,64%的国民使用至少一种社交媒体网站或应用程序(皮尤研究中心共提供7个选项),Facebook和WhatsApp的使用率最高,中位国家的使用人数占比分别为62%和47%。某些社交软件有自己的地域优势,Instagram在黎巴嫩(34%),Viber在黎巴嫩和突尼斯(大约五分之一),Snapchat在约旦人(24%)广受欢迎。教育是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之一,举例来说,在越南,绝大多数受过更多教育的成年人(85%)使用Facebook,而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人则为52%。
“触网率”高
在除了印度之外的受访国家中,大部分成年人都是互联网用户。约旦和黎巴嫩(87%)、墨西哥(81%),哥伦比亚(80%)和委内瑞拉(77%)的互联网用户比较常见,印度的互联网用户比例最小,只占38%。(“互联网用户”被定义为任何使用互联网、至少一个社交媒体平台或消息应用程序,或拥有、共享功能手机或智能手机的人。)
年轻和受过更多教育的人更有可能上网。即使是在印度,大多数18至29岁的印度人(55%)上网,大多数具有中学或更高学历的印度人(67%)上网。与手机的分布情况不同的是,性别差异在互联网使用上近乎不存在或者在适度范围内,不过在印度、肯尼亚和突尼斯,男性使用互联网的比例还是远高于女性,比如在印度,男女占比分别为46%和29%。
社媒和手机是天使,也是魔鬼
天使一面
总体来说,手机和社媒给生活带来积极影响已经是新兴经济体国民的共识。在接受调查的11个国家中,9个国家的大多数人认为手机是“天使”(基本型、功能型、智能手机均适用)。但在这个大命题之下,许多小命题仍然存在分歧。
首先,和手机相比,社媒没这么“受欢迎”。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层面,公众更倾向于认为手机对生活的影响大于社交媒体带来的影响。中位国家70%的成年人认同手机的出现对社会而言是一件好事,当主语换成社交媒体,这一比例便下降至57%,甚至有27%的认为社交媒体对社会而言糟糕透顶。
其次,和社会相比,个人得到的好处更多。赞同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成年人比例,比肯定两者给个人带来积极影响的低。中位国家70%的成年人认同手机的出现对社会而言是一件好事,82%的人认为手机给个人带来了很多便利。至于社交媒体,用户往往比非用户更有可能宣扬社媒的好处。在用户群中,人们也倾向于认为社媒对个人的影响比对社会的更积极。
这些结论在覆盖国家中大体使用,不过,相对较大比例的委内瑞拉人将这些技术的社会影响视为负面消极。
用户对新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的判断会因为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具体来看,人们对新技术在家庭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多持肯定态度。绝大多数手机用户(中位国家93%)感谢手机帮助自己与远方的亲友保持联系,跨越空间距离。虽然大多数黎巴嫩人(70%)和约旦人(62%)认为手机不利于家庭凝聚力,但在接受调查的大多数其他国家中,更多的人认为手机在这方面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
“一般而言,你的沟通效率更高了。和亲友、和世界都有了更多互动。”
男,26岁,墨西哥
在所有层面中,新技术对教育的利好作用收获了最多的认同。中位国家67%的人赞同手机对教育的正向影响,71%的人支持互联网。自年以来,公众对互联网对教育影响的态度在这六个此次调查涉及到的国家(约旦,南非,肯尼亚,越南,黎巴嫩和墨西哥)变得更加积极,而在突尼斯则有所下滑。
“老师在网上上课,你的朋友在网上学习,就算你离大学很远,你照样可以获取各种信息。”
男,23岁,突尼斯
移动电话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
11个国家的成年人都认为这些技术对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位国家58%的人认为移动电话促进经济发展,56%的人支持互联网拉动经济增长的论断。与年对比,7个国家中认为互联网的普及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人数见长。
至于新技术对政治的影响,公众舆论向两极飞奔。与年相比,在墨西哥,南非,委内瑞拉,肯尼亚和哥伦比亚五个国家中,更多人认同互联网的普及对政治产生积极影响,不过突尼斯人,黎巴嫩人和约旦人持相反的态度。
不过,在有些层面上,新技术就褪去了天使的光环,展露出魔鬼的爪牙。
魔鬼一角
虽然总体而言,人们对新技术的影响作出了积极的判断,但是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对儿童造成的影响成为绕不过的社会议题,父母常常试图控制孩子的屏幕时间。
79%的新兴经济体成年人倡导所有人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