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看中山人5年后的生活

这座城市

我们天天在这里生活和工作

五年后它将是什么模样

未来很难预测,但需要规划!

市委书记陈如桂在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所作的题为《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努力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和美宜居城市》的报告,提及“一、二、三、四、五、八”这几个普通的数字。到底啥意思呢?

一图看懂!

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山人小明五年后的生活~

年,中山人小明大学毕业啦!

走出象牙塔,正式走入职场,他选择回到中山,陪伴这座滨海城市一起成长。

五年之后,他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小明是医科男,在火炬开发区从事生物医药工作。

火炬开发区国家健康基地一角萧亮忠摄

这五年来,包括健康科技在内的制造业成功转型升级,发展势头迅猛,小明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紧扣先进装备制造、健康科技、文化旅游三大重点,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光电制造、3D打印、可见光通信、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他所在的火炬开发区,成为了创新的龙头。各种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非常激烈,小明的工作可不轻松。

充分发挥火炬开发区创新龙头作用,鼓励“一区多园”发展。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依托大企业、大项目共建高端制造中心、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服务中心。

火炬开发区科技新城

最近,小明的公司与外国企业打交道越来越频繁,凭着大学时练就的一口流利的英语,小明和外宾能够无障碍交流。

发挥中瑞工业园、中德生物医药园等国际产业平台的作用,对接全球创新资源,跨区域布局创新链。高标准建设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平台,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模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鼓励发展分享经济。

从事健康科技工作,让小明在繁忙之余,也觉得很有成就感。在家乡实现“健康城市”目标的道路上,他觉得自己也出了一份微薄之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创建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小明居住在城区,虽然早已买了车,但是还是每天搭乘BRT上下班,实现了低碳出行。事实上,搭乘BRT也比开车慢不了多少。中山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刚刚完工不久,小明正想着什么时候去体验下。

优化交通发展方式。坚持公交优先发展,优化站点设置,提升服务品质和分担率。加快市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加强中心城区路网改造,利用大数据优化智能交通管理,增强交通组织与道路通行能力。

夏升权摄

小明居住的主城区打造成高品质城市中心,高端服务业发展迅速。各种品牌餐饮店和影院商场应有尽有,生活质量一点都不亚于大城市。

以主城区为核心,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打造高品质城市中心。对接广州、深圳和南沙、前海自贸区,以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南朗等镇区为核心规划东部组团,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以黄圃、三角、民众等镇为核心规划东北组团,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以小榄、古镇等镇为核心规划西北组团,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发展。以坦洲、三乡等镇为核心规划南部组团,对接港澳与珠海横琴自贸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生态休闲旅游业。

彭家辉摄

周末,喜欢骑行的小明会骑车沿着绿道一路直达岐江河边,两旁的街心公园一年四季都是绿意葱茏,不少老人小孩在其中散步和玩耍,他喜欢这种感觉。

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加强停车场、城市绿道、滨水步道、步行街区建设,着力打造生活化的街道、紧凑型的街区,强化社区开放通达,让城市畅通微循环、增强通透性、提高便捷度。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建设。

有时候和同好骑车跑远一点,一直去到古香林寺景区,甚至南朗崖口红树林,吹吹海风,吃顿海鲜再回来。

强化源头保护和底线控制,重点保护岐江河、长江水库水源林、崖口红树林等生态区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五桂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香林风景名胜区,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园林绿化水平。加强山体水体保护,推进林相改造,打造更多的湿地公园、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旅游好去处。

虽然是理工男,但是小明同样爱读书籍,不定期参加本地年轻人组织的读书沙龙。新建好的中山纪念图书馆,环境优雅,藏书丰富,特别适合读书和发呆。

推进市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建设,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培育文化创意群体,促进文化消费。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小明还有不少朋友居住在广州,周末有时会过去聚聚,一般是搭乘地铁直达珠江新城,半个钟就到了。回想五年前,他从中山北站搭乘城轨到广州南转地铁过去,兜兜转转要差不多两个钟。他还和朋友约好了,找个时间乘坐高铁去北京看看。

向北主动融入广佛城市圈,全方位密切与广州的交通联系,谋划广州直通中山的城市地铁。完善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争取融入国家高铁网,开通至北京、长沙、南宁、桂林等方向的高铁服务,使中山迈入“高铁时代”。推动城轨中山站接入深茂铁路,建设高铁、城轨、地铁、轻轨“四位一体”的换乘中心。推进南沙港铁路黄圃站场建设,打造连接欧洲快线的物流中心。

去过许多城市,小明还是最爱中山。这里是伟人故里,博爱精神代代相传。他随着这座城市一起成长,每当向港澳的朋友和外国友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时候,总是充满了自豪感。

巩固海峡两岸乃至全球华人文化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传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情怀、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广泛凝聚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的共识和力量。注重对以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为代表的名人故居、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修复与活化,推进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城市特质,增添人文魅力。保护好、发展好中山特有的自然美、风情美,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未来五年后中山人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

你和这个城市又一同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想想真是很期待呢!

那么,就从今天开始努力吧!

中山第1楼市

中山广播电视台出品

来源:中山发布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云南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td/99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