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做文化一定要服务于大战略,大战略也一定要基于文化来探讨,对‘丝绸之路’的基本研究和理解是我们做好相关主题展览的基础。”当问及“如何在在日渐增多的丝路主题博物馆和展览中,向公众讲好丝路故事”时,中国丝绸博物馆赵丰馆长这样回答。
赵丰,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上海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研究领域:中国丝绸史;纺织品文物鉴定与保护;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出版多部专著。
丝绸之路始于贸易,是在商品、技术、文化、宗教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复杂共同体。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的推进,如何让观众在博物馆中感受丝路文化、理解国家丝绸之路大战略,成为了很多博物馆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下简称“中丝博”)的具体实践为例,呈现他们在国家大战略下做文化阐释的思考。
★顺应发展适时而变★
年9月,经过一年多的闭馆改造后,中国丝绸博物馆重新开馆。
博物馆外景
中丝博始建于年,年正式对外开放,最早归属于纺织工业部,算是一个国家倡建、行业众筹建成的博物馆,年,中丝博的管辖权由浙江省丝绸公司归划为省文化厅、文物局管理,开始走向专业化、系统化的博物馆运营道路。
年以来,在博物馆本身发展需要和国家“丝绸之路”大战略背景之下,中丝博开始发生了很多变化,运营思路也渐趋明晰,很多想法开始落地,从自身定位布局展陈、从行业需要布局科研,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布局未来。
中丝博也从最初的一个中国丝绸行业专题博物馆,发展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具有完整收藏、展示、教育、传承和研究完整体系的纺织服饰类专题博物馆。
如今中丝博的发展目标很明确:要打造成一个包括丝路之绸收藏展示、纺织品文物科技保护、人类非遗传承、时尚创新四个板块的研究型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要成为国家“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平台、机构;要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成为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行业平台。而近年来博物馆的一系列重大调整和布局也是围绕着博物馆的定位和目标展开。
博物馆平面图
★展览阐释国家战略★
中丝博从年8月开始闭馆提升改造,年9月新馆开放后,形成了四大展陈框架:
历史文物:
通过丝绸文物基本展现中国丝绸发展过程与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
工艺过程:
以传统蚕桑丝织生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
科技保护:
呈现纺织品文物保护与研究是近年新增版块;
现代时尚:
展现中西方的时装艺术。而整个展览提升过程也是中丝博对国家战略的文化阐释过程。
1“中国丝绸的故事”升级为“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作为基本陈列:升级后的“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展览讲述了中国丝绸如何发展以及怎样传播到世界,以及丝绸是如何见证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展览背后的文化阐释是中国丝绸和丝绸之路,注重中国丝绸与世界的联系,架构跨文化理解的空间,并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