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金中心“吴晓波论道粤商精神”已过去一个星期,但我们发现在媒体圈中依然议论纷纷。关于广州,关于粤商,关于精神,我们有太多太多感触。感谢广州知名自媒体《无冕财经》,他们不仅仅对这次活动做了独家解读,更以城市反击之高度,为我们展开了广州的另一面。我们很高兴转载了这篇文章,欢迎大家细细品阅。
P.S.文末有惊喜礼品,看完文章再揭开哦~
《一个金融城地标,与一座城市的绝地反击》
作者:无冕财经况妮
近年来,广州将被深圳、天津赶超,退出一线城市的声音不绝于耳。粤商精神、金融业的发展,能成为广州制胜的法宝吗?城市经济总量不仅代表实力,还是发展潜力的直观表象。
在年上半年经济数据中,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广州、重庆、成都、杭州进入了“3万亿俱乐部”,成为中国实力最强的八大城市。
▲广州夜景。
国内经济体的洗牌毋庸置疑已经来临。8大城市中,深圳、重庆、成都杭州的经济数据正在崛起,北京、上海、广州的绝对经济地位也正受到冲击,应了那句: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8大城市各自狂奔又互为竞争,比如广州与深圳,面对今年第一季度深圳一反常态的GDP增量(深圳GDP以往都是下半年发力,第一季度相对萎靡),广州显得有点无措,广州在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城”地位已不保,甚至有跌出一线城市的危险;深圳基于靠近香港的地理位置,以及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位,这座年轻的城市经济总量正慢慢往上攀升。
这多少映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成色,而广州自身城市转型也有部分原因。此前由传统工贸城市转型、依靠珠三角首府角色,广州成就“第三城”地位。面对新一轮的洗牌,广州如何安身立命?广州如何突围、有哪些契机?身处其中的项目又将如何创造天时地利?“第三城”变“第五城”?近年来中国大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排名也随之发生改变,一幅中国经济发展图景次第展开。而关于国内城市经济体的格局之争,自年就甚嚣尘上。
▲年上半年中国主要城市GDP排行榜。(图片来源:中商情报网。)
从中国25个主要城市过去16年的资金总量变化不难看出,经济实力洗牌正在发生:年的时候,香港亿元排名第一,北京以亿元次之,之后三名分别是上海、广州、深圳;到了年,排名发生了明显变化,前五位排序变为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广州,北京以13.5万亿元稳居第一;重庆、成都排名从年的第10、11位变成第6、7位;苏州从15位攀升到11位;宁波从20位上升至15位;长沙从25位变为16位;佛山、沈阳、东莞在过去16年的城市经济排名均下跌,温州甚至已经跌出25位,合肥则悄悄排进22位。
遗憾的是,广州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开始流露出弱于全国第三的总量排名的端倪,不仅和北京、上海差距开始拉大,甚至明显低于同一省内的深圳,属于典型的“大而不强”。
以6万亿资金为线,北上港深为一线城市。广州由于只有4.44万亿资金,所以的确被一线城市排除在外了。如果以3万亿-6万亿划线来界定强二线城市,则广州、重庆、成都、杭州达标,天津、南京可以在今年年内达标,苏州估计会在未来一年半左右达标。
与排在第四的天津相比,广州、深圳和天津这三大城市的名义增长速度,目前大致呈现“天津深圳广州”的基本格局。
也就是说,从年到年,广州的年均名义增速比深圳和天津分别慢1.1和2.6个百分点,从年到年,广州的年均名义增速下降比深圳、天津更明显,分别比深圳和天津慢1.9%和4.2%。
根据上述测算显示,广州GDP总量可能在年前后被天津超越,然后在年前后被深圳超越。届时,中国五大城市的GDP排位将由现在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变为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广州,广州可能由经济总量“第三城”变为“第五城”。
一旦天津未来重回GDP总量前三,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将会被改写,曾经盛极一时的“北上广深”概念必定就此瓦解,而广州,如何拯救其将要跌出一线城市的排列?
此时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城市转型轨迹都将起到关键作用。绝地反击靠什么?不过,广州的绝地反击,尚有一个重要的角色—粤商。
粤商与徽商、晋商、浙商、苏商,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粤商自古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就在推动中国和世界工商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凭借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粤商不断地更新技术与资源,从通商口岸到改革开放特区,广东一直走在中国经济的前列。早期粤商的代表也在广府,其中以十三行最为突出,主要从事贸易和运输。
▲吴晓波在新经济形势企业家论坛上发言。
粤商的勤奋以及诚信品质是促进十三行经贸迅速发展的基础。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粤商延续了当年广州十三行的商业精神,其具备的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等,仍然是“中国第一商”。
企业家精神是由“自由精神与创新精神”两个元素构成的,知名财经媒体人吴晓波认为,自由与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而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同时也是粤商精神。
粤商发展到今天,再次面临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如果把千年粤商比作一部创业史,新经济新常态下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新粤商企业家,该以何种粤商精神内核为驱动力,再次站立潮头?
当下已有无数粤商身体力行粤商精神,书写了无数个商业传奇,使广东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之一。在电器、IT、互联网、房地产等支柱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品牌中,粤商更是占据大半壁江山,起到发展国民经济、提升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
例如,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是互联网粤商代表;香港首富、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是房地产粤商代表;格力集团董事长兼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是电器产业粤商代表;小米创始人雷军,是IT行业粤商代表……
“广州华尔街”的金融契机至此,广东经济要实现二次腾飞,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现、协调发展的目标,金融业的支持和配合也至关重要。广州显然必须借助发展金融业来提升城市竞争力。
广州国际金融城作为珠江新城的延伸,其功能包括金融总部、金融贸易、金融商业和金融创新等,功能定位更为专一,主要以吸引金融企业为主,被称为“广州的华尔街”,业界对其格局作用的期待是:北京有金融街、上海有陆家嘴、广州有金融城。
▲CFC汇金中心效果图。
今天的广州,正在形成以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琶洲黄金三角的大CBD格局,而国际金融城,需要有一个标杆型项目,未来将坐拥广州政府积极发展金融业优势,而对于由华润置业、世茂房地产与粤商代表之一合景泰富联手打造的汇金中心来说,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入市契机。
公开信息显示,汇金中心处于大CBD第三中轴金融城景观中轴的源头,总建筑面积达到43万平米,由超甲级写字楼“CFC汇金中心”、轻奢独立商业体“汇金天地”、铂金级纯公寓“悦峰”等建筑组成。在年上半年,汇金中心创造了开盘6天热销4亿的商业传奇,以8亿元的销售业绩登顶年广州商业地产半程金榜。
业界认为,占据了国际金融城制高点的汇金中心,规划连接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未来将引进50-60家金融机构入驻,不断吸引金凤凰,有望和前海、香港、南沙自贸区形成互补。
近年来,广州市政府对外推介自己的语言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两个新词: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中心城市。而拥有千年商埠基因的广州,在改革开放累积至今的雄厚制造业、服务业基础上,还积累起无法以货币计算的粤商的管理、经营“软实力”。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引导的产业创新、消费升级的大潮中,传统产业基础、粤商的开拓进取精神之间,贯穿性的“金融桥”是必然之选,显然,汇金中心试图在其中扮演关键性的棋子作用。
▲吴晓波在汇金中心参观。
一个城市发展金融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行业高收入,会吸引高素质人员流入市场,另一方面就是聚拢资金,这对于城市发展有很多利益。因此一个城市积聚资金的能力,会左右城市发展,所以金融业发达,非常有利于城市发展。
既然广州未来发展金融业的策略在众多业内人士眼里看来都是正确的,那么汇金中心作为广州金融城重点打造项目,将面临怎么样的发展契机?
首先,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支持下,引导金融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制造、民营经济、创业创新等领域倾斜,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对民营金融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民营金融业在经济领域的渗透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而作为广州经济的新引擎,广州国际金融城是在广州商圈整体东移这个大市场环境下,政府与各大发展商合力打造的国际级金融商业区,汇金中心对于新晋企业而言,无疑是最优选择。
其次,从商业与交通配套看,广州国际金融城吸取了珠江新城开发的经验,起步更高。作为金融城首个散售的超甲级商业项目,实际上早已被投以白癜风的病因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