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速最快,同比增长29.9%,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21.8%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推进123个在建项目建设,重点推进通富微电封测基地(一期)、国晶微电子封装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京东方10.5代线,晶合12英寸晶圆制造、国轩5万吨动力电池材料等项目建设,推动德电新能源汽车、星源新能源电池隔膜、矽力杰芯片研发等项目早日开工,按照“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产业生态”的发展理念,聚焦重点领域,谋划布局一批重大项目
去年,我市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和新能源汽车4个基地获批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发展势头迅猛,平均增速超20%在基地产业的引领带动下,全市新型建材产业政策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698.7亿元,增长21.9%,快于规上工业增长10.6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54.2%,有力地支撑了我市经济较快增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已形成品牌效应,相关核心企业快速集聚,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引进,京东方10.5代线、康宁玻璃、通富微电、晶合晶圆、中航新能源汽车等相继落户我市,目前4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企业达148家,去年累计实现产值865.7亿元,同比增长51.1%
同时,我市将支持中科大先研院、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发挥效应支持联合微电子中心、京东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平板显示玻璃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研发中心、合工大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国家级新型新型能源产业规划显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检测平台建设,形成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创新源此外,我市还将围绕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光伏、文化创意、智能终端、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领域开展第二批基地申报工作和市级基地培育,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加快培育一批市级基地,聚焦量子通信、健康医疗、燃气轮机等未来型产业的培育,为国家、省级产业基地培育后备力量(记者 束芳)
据悉,2011~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从1283.6亿元增长到2788.8亿元,年均增长21.4%,占全市产业比重从25%提高到30%;增加值从373.7亿元增长到698.7亿元,年均增速超20%其中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幅高出全市平均增幅10.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54.2%
合肥日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报讯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获悉,近年来,我市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着力打造有引领优势的产业集群,并以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基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效应,加快推进我市创新转型升级发展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白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