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纳入国家新兴产业目录

随着第五批试点城市的公布,目前我国已有个城市成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可以说,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发展前景一直被看好。“十三五”期间,我国餐厨垃圾处理的市场又一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餐厨垃圾现状问题

有统计显示,我国主要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量不低于万吨,占城市生活垃圾总量的37-62%左右。就餐厨垃圾成分来看,餐饮业和学校食堂以餐后的餐饮垃圾为主(饭后剩余),而居民家庭则以餐前的厨余垃圾为主(一般是指食品加工时产生的菜叶及果皮)。

另外一份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餐厨废弃物产生量与日俱增,城镇人口人均产生0.15千克/日,全国每年产生量达-万吨。

我国餐厨垃圾处理一直饱受诟病,因未有效处理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如地沟油、垃圾猪等。具体而言,餐厨垃圾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餐厨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流出后,通过其他渠道、食物链回到人体,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隐患。

二,餐厨垃圾易腐败、发酵、发臭,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如直接污染空气、土壤、水体等。

三,影响城市形象。

面对越来愈大的压力,国家有关部委予以高度重视城市餐厨垃圾处置工作。从-年始,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实施了多项行动计划,对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已逐步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兴产业。

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空间

自年第一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我国全面打开餐厨垃圾处理的市场,目前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基于我国餐厨行业处理工艺、边界条件、盈利模式等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餐厨垃圾处理行业仍然显得不够成熟。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餐厨垃圾以每年10%的增量不断增长。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也在年迎来了市场的集中爆发期。预计年我国餐厨垃圾的产生量为万吨,到“十三五”末期,我国的餐厨垃圾产生量将增长至万吨,餐厨垃圾处理形势严峻。“十三五”期间,整个餐厨垃圾处理建设总投资将达到亿元,运营将产生亿元的市场空间。

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发展障碍

目前我国的餐厨垃圾处理行业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起步较晚。“十二五”期间我国才开始餐厨垃圾处理,收运、分类模式不健全,缺乏对餐厨垃圾收运、分类的统一管理,餐厨垃圾的收运至关重要,直接导致处理率低。目前餐厨垃圾处理厂运营困难。

(2)运营模式不成熟。我国餐厨垃圾处理主要本着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投资模式目前主要有政府投资、BOT、BOO等。据E20研究院统计,目前在我国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中,主要以BOT模式为主。在已知的个餐厨垃圾项目中,有69.37%的项目采用BOT模式运营。

(3)盈利模式不成熟。已运行项目可持续盈利能力有限,主要来自资源化产品销售收入,还需要政府补贴。企业销售资源化产品时,需要进行销售渠道的搭建,产品销售收入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4)处理工艺单一,尚不成熟。基于餐厨垃圾的产生量大、有机质含量高,对于预处理技术和调试要求高。针对我国餐厨垃圾的特殊性,引入国外的技术和设备无法处理国内餐厨废弃物,国内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工艺又过于单一(主要选择厌氧发酵)且不成熟,没有统一的工艺及设备维护运行标准,导致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故障频发。

餐厨垃圾处理行业需政策拉动

针对餐厨垃圾处理的产业现状,业内普遍认为,餐厨垃圾处理应切实从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多渠道资金筹集、技术研发等方面做起,同时,各地在选择处理技术方案时应充分结合当地餐厨垃圾的产生源分布状况及自身特点,以保证餐厨垃圾处理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

就集中处理方式的收集与管理成本过高的难题,可尝试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做小型化堆肥处理,这种方式在小型城市和县城具有一定优势,投资运行成本和收集成本都会大幅降低。   

作为国家政策扶持性产业,餐厨垃圾处理继续政策利好,尤其是在国家级层面上的多项政策支持。按业内人士分析:技术保障、资金支撑、政策资源三者。除了前两者是由企业自主决定外,就需要各级政府制订、出台政策资源了。

伴随着全国的PPP建设热潮,餐厨垃圾行业将向着PPP模式发展,PPP模式不仅能带动社会资本参与餐厨垃圾处理领域、有效解决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还能降低运行费用,使职能部门可以集中精力负责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的监督,减少对餐厨垃圾的不规范处理,同时,能够顺应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交出市政投资主导权,从而达到“稳增长”和“促改革”的双重效果。

餐厨垃圾处理资源化利用是关键

众所周知,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分为杂质(塑料、陶瓷、玻璃)和有机营养物。杂质脱水后或填埋或焚烧处理,有机营养物可以通过提取加以高值利用,水分单独析出即成为高浓废液,并利用厌氧发酵工艺产沼。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任连海介绍,在整个过程中,无论好氧还是厌氧技术,都要对餐厨垃圾的固、液(水)、油先进行分离,再分别针对相应物质,采用相应的技术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徐海云认为:分类收集是实现餐厨垃圾高值利用的有效手段。简单说,馒头、米饭可以做饲料,但混有碎玻璃的剩余饭菜既不能做饲料也不能做肥料,只能送进无害化垃圾处理厂或填埋或焚烧。所以说,源头分离和高品质收集,是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高效利用的有效手段。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其中提出:根据当地餐厨垃圾产生规模、组分和理化性质,科学选择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路线和技术设备,可选择肥料化、饲料化(饲料添加剂)、能源化等工艺;工艺选择须符合《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等要求。鼓励餐厨垃圾与其他有机可降解垃圾(食品生产、屠宰加工、粪便、污泥、秸秆、园林垃圾等)联合处理。

综上,在实践中,餐厨垃圾处理收运体系的完善、运营模式的经济可持续性、资源化工艺路线的选择以及产品出路,还存在着体制、机制、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如何让餐厨垃圾处理在“十三五”期间,依托于国家城市垃圾处理的统筹管理思路,拉动市场引擎,并成为城乡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值得行业深入探索和躬亲践行。

PPP模式有望成为发展方向

眼下,我国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体量较小,普遍合作周期长,一般为20至30年。在餐厨垃圾的收运及处置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以保障餐厨项目的正常运行。

据统计,餐厨垃圾项目的处理规模大多在吨/天左右,在5批试点中有53%的项目投资为0.5亿元至1亿元,单座处理设施的平均投资为1.09亿元。政府在管理过程中,以收运处理一体化的方式将特许经营权交给企业,且这些企业多为民营企业,承担着试点城市的建设项目。综上,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具有典型PPP模式的特点,因此PPP模式有望成为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未来的主流模式。

年,江苏常州市城管局和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常州市餐厨垃圾项目的合作,就是典型的PPP成功案例。

由于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极其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帮助行业形成规范的市场环境。伴随着全国的PPP建设热潮,餐厨垃圾行业将向着PPP模式发展,PPP模式不仅能带动社会资本参与餐厨垃圾处理领域、有效解决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还能降低运行费用,使职能部门可以集中精力负责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的监督,减少对餐厨垃圾的不规范处理,同时,能够顺应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交出市政投资主导权,从而达到“稳增长”和“促改革”的双重效果。

欢迎长按下图







































盖博士遮盖液治白癜风效果好不好
白癜风那里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td/10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