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速递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基于系统耦

编者按

习近平同志在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个科学的论述为我国近年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美丽中国建设定下了基调。从旅游的角度来说,“乡愁”的主体是谁呢?是城镇的居民,是那些离乡进城、但又时时午夜梦回、魂牵梦绕于家乡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人们,他们天然地是乡村旅游的主体;与此同时,习近平同志冀望的城市要显山露水,不要以“水泥森林”与自然森林自我隔离、自我流放,要实现城乡融合、乡城一体,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的城市本身就是生态旅游的主要景观和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城市由于人口集中、文化汇聚、产业发展、休闲需要,其自身便是旅游需求、旅游客源的发生地和文化旅游、城市旅游的发生场所。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缔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快速工业化的奇迹,相伴而生的是快速的城镇化,在此背景下,经济学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然而,主流经济学的学科体系肇始于人类的工业化时代,其很多隐含假设都建立在这个时代烙印之上,由于学科发展的惯性,至今主流经济学的分析通常仍有意无意地以工业作为当然的对象,而对第三产业明显忽略、更对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视而不见。这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经济比重远高于第二产业、我国也于年实现了前者对后者反超的典型事实南辕北辙,也与上世纪末国际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世界旅游组织)、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综合贡献高达11%(原国家旅游局)的典型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即便随着新型城镇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学界对于旅游业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仍然是缺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fz/34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