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新铺象岭村因地制宜兴产业

新铺象岭村是省定贫困村。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该村着眼精准立足长效,因地制宜兴产业,对症下药拔除“穷根”,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绿油油的水稻田里,禾苗茁壮成长。这个场景正是村里引进农业企业——高山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因地制宜集约土地,发展特色丝苗米种植的生动写照。在这一大片水稻田旁边,还有一个由村集体参股梅州市永盛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建起的柚子种植基地。象岭村第一书记袁锐昌:

一块是我们种的这个柚子,全村里面有多亩。另外我们也种了有亩左右的水稻田,去年新建了一个光伏发电项目。我们想把之前一些小农经济的耕种把它结合起来,发展成为有我们村特色的一些产业,带动贫困户劳动,提高他们的收入。

贫困户李国忠:

入股入到种柚子那里,有劳力的贫困户有分红1年1人元。

在引进公司、抓好基地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该村还鼓励贫困户外出务工和发展种养项目,通过双手来勤劳致富。贫困户李国忠:

我现在种花生、水稻,养鸡鸭,种了一些菜,打一下工。种子、肥料他扶贫工作组会资助钱给我买。一年多了一两万元收入。

阳“光”充沛,稻香“柚”人,多元产业不但壮大村集体经济,也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象岭村第一书记袁锐昌:

结合我们未来主推的消费扶贫,把我们村里品质优良的农产品往外卖,卖到我们珠三角、大湾区甚至是国内其他地方。通过产业带动就业扶贫,再增加一个消费扶贫,一连串的组合拳。

因地制宜兴产业只是该村战贫的有力举措之一。据了解,象岭村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党员、贫困户结对帮扶,为贫困户“量体裁衣”开出脱贫方,整合多方力量“对症下药”开展危房改造、饮用水安全检测、扶贫助学等帮扶行动,让贫困户们看到脱贫希望。贫困户刘维苑:

送来一台电视,生活上比以前好得多。

贫困户林维阳:

帮扶单位每年拿生活费给我们两个小朋友,总共拿了有一万多元。

贫困户李国忠:

对两个小孩读书帮助非常大。孩子上大学有学费、生活费补助。

此外,该村还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环境整治,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据统计,截止至年11月底,象岭村贫困户62户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脱贫率为%;贫困人口年底的人均年收入达多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1.78万元。文字:朱清婷摄像:古文波编辑:林小泉责编:黄丹萍审核:古裕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fz/348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