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是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港口城市宁波的名片。“书藏古今”指的是天一阁,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港通天下”指的则是北仑港。
站在码头巨大的起重机下,宁波市市委常委、北仑区区委书记马卫光对本刊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近10%,超过香港,跃居全球第四位。目前在建的滚装汽车码头和计划建造的游轮码头将进一步挖掘港口的吞吐能力。”
快速发展不意味牺牲生态港城北仑位处浙江省陆地最东端,与舟山隔海相望,曾因历史上通过海路向海外源源不断输出丝绸、瓷器而著名,自唐代以来,就陆续开辟了新碶、穿山等港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海上丝绸之路”宁波起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出海口和古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年北仑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4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9亿美元。一批事关北仑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浙能LNG一期、海越新材料、吉利汽车春晓基地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成功投产,增强了北仑的经济实力和后续发展能力。”马卫光说。
除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在港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值得一提的还有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每年我们在生态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均在3.5%以上。”马卫光说,“‘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循环经济模式。”
据了解,北仑区近年来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广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逾90%以上的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年均下降近5个百分点,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增长与能耗、污染的大幅下降,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0.8%,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显著提升。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发展,在全国发达县(市)区中处于领先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48.5%近年来,北仑区围绕全面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做大做强智能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整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打造注塑机和智能装备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积极培育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
“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新兴技术成果转化,加快新兴产业要素资源集聚是北仑区当前发展的重点。”据马卫光介绍,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8.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7%。节约集约发展模式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等约束性指标下降目标均达标完成。
地方政府不断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建立完善与企业研发投入相挂钩的政策扶持机制,将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作为享受创新项目经费补助的必要条件,同时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和特点,引导临港工业、传统产业和外资企业通过开展技术研发、专利申报等增加研发投入力度,实现创新型转变。“年全区共多家企业享受了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大税收优惠政策,合计减免所得税5.5亿多元,比上年增加53%。”马卫光表示。
年区政府全程跟踪指导区内企业获批国家及省市级科技项目多项,其中16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智能装备、汽车关键零部件、新材料等领域,投产后将新增产值超过30亿元,加快推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产品研制与产业化进程。
港口优势要充分发挥在被问及北仑区未来的发展重心,马卫光表示:“在‘十三五’期间,北仑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等重大战略布局,充分发挥港口开放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临港大工业,加快发展港口后服务业,推动临港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更新,加快构建多极支撑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
马卫光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北仑区未来发展将瞄准“一大板块、三大领域”作为突破口。
“一大板块”即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着力培育新兴海洋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特色贸易平台、海洋金融服务、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生命健康、海洋科教文化、滨海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建设一流的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平台,使之成为产业新城、海洋新城、科技新城。
“三大领域”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新经济”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项领域。重点引进发展集成电路、汽车电子和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环保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聚焦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等为重点的创新经济;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和创客基地,着力打造创客经济产业链。
作为港口重镇,提升临港工业、深耕港口经济自然也是北仑区发展的重心。在工业方面,马卫光表示:“北仑港要以绿色、低碳、循环、高效为前提,主动融入‘中国制造’,布局一批产业补链型、技术领先型、生态环保型项目,着力打造辐射力强、带动性大、附加值高的优势临港制造产业群。推进石化、汽车、装备、塑机、服装、模具等优势产业提升竞争优势,加快钢铁、能源、纸业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
北仑港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马卫光还提出了要着力发展“港口后”服务业,大力发展汽车整车、活体植物和贵重木材等特殊商品口岸,重点拓展大宗商品交易、进口商品直销(分销)、邮轮游艇经济、港口增值服务等延伸产业链。在物流仓储、船代货代等传统港航服务业发展基础上,积极拓展航运交易、船舶经济、船员服务、检测检验等高附加值现代港口服务业,培育发展航运金融、海事金融、离岸金融,促使宁波港由物流运输港向贸易服务港转变,推动相关工业、贸易、物流企业向集生产链、价值链、供应链、管理链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转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马卫光雄心勃勃地表示:“我们还要继续推进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倒逼企业提质增效,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临港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打造辐射力强、带动性大、附加值高的优势临港制造产业群。”(本刊记者徐晨曦孙弋弋)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
主管单位:国家发改委
主办单位:中国经济导报社
频率:半月刊每月1号、15号
读者群:政府官员31%、企业决策管理层52%、专家学者6%、企业部门主管9%、其他2%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是目前唯一面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央级权威期刊。为您提供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为主的深度报道及最新政策法规指南,提供企业界需求的前沿科技、实用资讯、白癜风怎样治疗好得快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