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工厂能盈利?日电子企业纷纷涉足新兴自
按照联合国的预测,未来25年内,世界人口数量将从现有的70亿增长至90多亿,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将随之增加近一倍,因此,能够在可控条件下全年自动化运行并实现高产的植物工厂被人们寄予厚望。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植物工厂似乎并未达到预期——业内人士称,即使在自动化种植技术领先的日本,植物工厂也有大约70%是不盈利的。不过,日本政府正加大农业领域的投资,很多著名的日本电子企业如松下、富士通、东芝等也都纷纷涉足这一新兴行业,希望通过技术革新,带来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具竞争力的新一代植物工厂。
70%的植物工厂靠政府补贴
据《福布斯》杂志近日报道,在上周于东京举行的温室园艺与植物工厂展上,松下公司市场营销和业务规划部经理松叶正树(音译)说,目前日本的植物工厂有大约70%无法实现盈利,他个人甚至认为,这一数字应该接近90%。
松叶的说法得到了其他参展商的认同。如果不是靠政府补贴,很多植物工厂的经营者恐怕早已被淘汰出局。鉴于日本被认为是植物工厂技术的领导者之一,可想而知,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植物工厂也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才得以生存的。
有多重原因造成了植物工厂亏本的现状,其中,运营成本高是一个明显的因素。在日本,大多数植物工厂都使用荧光灯来提供可控的人工照明。荧光灯不仅不节能,还散发大量的热,需安装空调来降温,因此电力消耗较多。虽然近年来在大规模推广用节能的LED取代荧光灯,但植物工厂的农民们普遍缺乏相关知识,不能有效利用LED照明技术。另外,很多植物工厂的自动化程度不够,不得不使用昂贵的人工,也增加了运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