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增长点显现

相关链接

重大项目引进取得新突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立足“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按照西中心“三年有模样、五年成规模、十年树标杆”的目标要求,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中主动作为,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建设两型社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发挥“四个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中奋勇争先,实现东西比翼、双核驱动,致力打造双引擎、两高地,努力将新区打造成为区域新兴产业概念发展新增长极、转型发展新引擎、内陆开放新高地、创新创业新平台和宜居宜业新家园

——写在湖南湘江新区获批一周年之际

五是要在打造城市新亮点上求突破努力将新区打造成为“湖南的客厅”、“长沙的名片”

今年以来,引进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个(军民融合产业园项目、尖山湖国际创新中心、卡友支付综合移动支付项目、雷宜锌文化产业园、平安金融产业园、海信电器综合生产基地项目、楚天智能医疗装备产业园项目、湖南轻工盐集团战略合作项目、湖南国际保健品化妆品产业园、中国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储能技术与创新科技研发制造中心;全球内镜微创产业集团洋湖全球智慧健康医学中心、中建信和滨江富国新兴产业股票型城市综合体)

集聚效应有力凸显

践行新理念 实现新发展

今日上午,湖南湘江新区“获批一周年 建设再动员”大会在长沙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批示确定了“获批一周年、建设再动员”的大会主题

一是要在落实发展新要求上求突破真正将新区建设成为引领新经济发展的旗帜

改革创新示范引领

新区获批一年来,立足国家级新区的新定位、新要求,主动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在探索中前行,在改革中成长,在创新中奋进,顶层设计日趋完善,体制机制逐步理顺,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来势喜人,展现了国家级新区创新活力和奋进风采,新区元年实现了精彩开局

坚持改革开放,着力释放经国家新型产业济发展新活力湘江新区承担着打造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使命,这既是一篇“新”文章,也是一篇“难”文章我们将始终高扬改革开放大旗,以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大力破除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矢志不渝破旧立新、攻坚克难改革方面,扎实推进要素供给、市场主体、行政审批等“十大改革”,着力破解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特别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区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破解建设中的要素瓶颈和发展难题,以优良的政务服务释放市场活力开放方面,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抢抓国家对外开放重心养老新兴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全面融入省内“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区域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协作,积极推动企业、产能、技术、资本等更好地引进来与走出去,扩大开放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着力加强省外联接、省内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畅通航海、铁海、江海联运通道,打造通江达海、联接国内外的物流、贸易通道和综合性开放平台

湖南湘江新区“获批一周年·建设再动员”大会

省政府副秘书长、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虢正贵主持会议

1月25日,湖南湘江新区举行重大投资商座谈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2015新型建筑产业式,现场签约项目26个,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总投资401.6亿元获批以来,湖南湘江新区呈现高端资源加速集聚的强劲态势,快速把国家级新区的“含金量”转变成项目招商和产业发展的“实物量”,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快速落户

坚持两型引领,努力打造绿色发展新标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湘江新区依山傍水、人杰地灵,集山水洲城于一体,是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作出了许多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将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提升,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之中,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努力在能源资源集七大新兴产业概念股约节约利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广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不断巩固扩大两型社会建设成果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坚持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打造舒适、高雅的生活环境,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真正实现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留给城市居民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认真落实省政府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铁腕治水护水,全力造绿复绿,提升品质品位,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努力使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四是要在开创改革新局面上求突破扎实推进要素供给、市场主体、行政审批、生态文明等一批标志性、牵引性重大改革,为全省乃至国家新型产业园全国探索改革新路径

2016年1月9日,宁乡经开区集中签约30个项目,合同引资达300亿元1月25日,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集中签约26个项目,总投资400亿元3月29日,望城经开区签约15个项目,总投资117亿元4月8日长沙高新区32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420亿元重大项目迅速集聚

大潮起湘江,乘风济沧海今天的湘江新区,风帆已启、风头正劲、风光无限!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努力实现新的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鑫远尚玺携手0731房产网团购火爆启动 专享折扣钜惠南城

聚焦新产业新业态

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新区十年规划,推进与各区县、园区规划融合,实现新区规划无红安新型产业园缝衔接、有机统一;规划建设“长沙西中心”,打造新区发展新引擎;优化提升重点片区控规,加强湘江西岸、梅溪湖-雷锋湖城市中轴线等重点地段,以及城市出入重点节点的优化设计,打造城市形象展示窗口实施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加大区域统筹力度,岳宁大道、坪塘大道南延线、莲坪大道(含浦段)等一大批跨区域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

推进长沙高新区、宁乡经开区、望城经开区等园区转型升级,新开工建设中国通号、中兴通讯、格力电器等高端制造业项目2015年新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55亿元,同比增长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90亿元,同比增长13.8%立足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加快发展文化教育、旅游度假、医疗健康、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国际医宝盈新兴产业疗健康城、洋湖总部经济区、滨江金融商务区、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望城滨水新城、宁乡沩东新城等现代服务业平台发展2015年新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72亿元,同比增长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6.5亿元,同比增长13.5%

去年4月8日,湖南湘江新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第12个、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作出的决策部署,饱含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湖南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长沙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下,湘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立足良好基础,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完善顶层设计、健全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工十大新兴产业作务实高效推进,1200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担使命、共建共享的“国家级新区+”格局初具雏形,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湘江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2.5亿元,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7%、13.5%、12.2%

创新创意产业势头强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获批以来,新区新增湖南增材制造(3d打印)应用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南锂电池产业研究院、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湖南航天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等产业研究院;中南大学科技园、湖南大学科技园、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园等校地合作示范项目;加快建设华曙高科、红太阳光电、科霸汽车动力等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尖山湖国际创新中心、腾迅众创、创智天地等七大新兴产业股票代表性众创空间新兴产业增长点显现

银四迎战“小阳春” 长沙楼市30余项目大举推货

构筑“国家级新区+”新合力

坚持产城融合,大力开创城乡一体新局面湘江新区既涵盖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也包括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有基础、有条件、有必要在推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为全省发挥更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着眼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更加突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树立全局产业发展理念,按照“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思路和“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的要求,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坚持“龙新兴产业指数头”、“苗头”一起抓,“种子”、“大树”一起育,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坚持以规划、交通、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为重点,着力抓好一批交通、能源、信息、水利、公共服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高湘江新区的产业集聚度和综合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加快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构建就学、就医、就业、社保、文化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素平等交换、产业互补发展、环境协同治理,走出一条符合实际、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新路子

置业大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河西!0731房产网携长沙银行打响岳麓区去化攻坚战

树立全域视野,落实新区管委会“五统一”职责,抓紧制定《关于推进统筹融合发展“十统十融”的若干意见》,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产业政策、路网建设等十个方面,促进新区统筹融合发展,形成整体合力,推进优势叠加、错位发展

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北斗导航、绿色建筑等特色产业,预计2016年一季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33%,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企业总数突破2000家,近两年年均增长100%

二是要在培育发展新动能上求突破使创新成为驱动新区率富国新兴产业先发展的主引擎

六是要在凝聚创业新合力上求突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坚持统分结合,发挥各区县、各园区的能动作用,形成“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生动局面

新区获批后,推出了行政管理、产业发展、土地制度、投融资等“十大改革”大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简政放权、投融资、ppp模式、综合管廊、智慧城市、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等方面探索创新突出融资模式创新,提升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区建设的主渠道作用,创新开发性金融产品,打造全链条融资新模式,与国开行、农发行、中国银行签订战略融资协议1500亿元以上;通过城市发展基金、产业扶持基金促进产业发展和城市2015新兴产业有哪些建设突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实施综合型生态补偿机制,2015年投入生态补偿资金近4000万元;大力推进三年造绿大行动,新增绿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加快建设三环线环城绿带,努力争创全国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开发性金融创新、老工业基地“退二进三”等创新经验在全国推介

2016年新区计划实施项目401个,总投资4359.57亿元,其中年度计划投资906亿元中国联通、城建电气、中兴通讯、格力电器、中国通号、丰树二期、中国联通、证通电子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以2月24日湖南湘江新区岳宁大道、长沙海昌欢乐海洋公园等4个项目集中开工为开端,一季度新区153个年度新建项目开工74个,开工率48%

虢正贵

坚持创新驱动,致力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湘江新区能否加快转型、行稳致远,关键在新型城镇化 产业于增强科技创新这个第一推动力,培育、蓄积更多内生动能我们将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充分发挥湘江新区科教资源密集、创新实力较强、新兴产业集聚的优势,加快创新要素的培育和聚集,形成更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新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产业是新区立区、兴区、强区的根本,要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引导工程机械、食品轻纺、有色金属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认真落实制造强省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制造+互联网+服务”工程,提升和优化5大工业园区和6大现代服务业平台功能,打造先进装深圳新型产业用地备和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研发、旅游度假、医疗健康、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文化创意等新业态的培育,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2015年引进华谊电影文化城、德国卓伯根公司中国区总部、普仁健康医疗中心、首创钜大欢乐天街等重大项目的基础上,2016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新区发展逆势上扬、态势强劲,截止4月8日,新区共集中签约重大项目103个,总投资约1250亿元,一大批高端制造、金融总部、创新创意、文化旅游服务业产业项目入驻新区

扩展阅读:

“金三”成色十足 长沙楼市量价齐涨

在举行升国旗仪式后,长沙四川新兴产业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胡衡华作重要讲话

统筹融合深入推进

会上,胡衡华强调指出,建设再动员,关键在实干下一步,湖南新区将以实干为本,以担当为责,推动建设再提速、改革再攻坚、发展再升级,全面展示国家级新区的活力和风采

三是要在构建开放新门户上求突破努力担当长沙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门户和窗口

持续激发加快发展新动力


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zy/2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