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背景
进入新时期,浑南航空产业园发展迎来了多重机遇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国家高度重视,市场空间广阔。预计未来全球航空产业市场份额将达到20万亿美元,并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二是桃仙国际机场正在开展远期发展规划的调整工作,为加强机场与城市互动发展提供了契机。三是争取庞巴迪、波音等国际大飞机项目,将为加快航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难得的动力。四是浑南新区高度重视,将航空产业园建设作为后全运时期产业和新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我国航空产业发展现状
航空产业是二十世纪以来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跨国航空企业正在加快新的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继空客A后,空客A、A以及波音、庞巴迪等项目也正在加紧进入中国的步伐,我国航空产业正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产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沈阳航空产业发展概况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沈阳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航空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沈阳民用飞机大部件转包及国内整机配套、小型通用飞机整机制造等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航空制造业已成为我市八大优势产业之一,产值位居全国前三位;沈阳已成为了我国重要的航空研发和制造基地之一。
空间上,沈阳规划形成“一基地三园区”的航空产业总体布局。一基地:指沈阳民用航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统称。三园区:指浑南航空产业园、沈北航空产业园、法库通航产业园三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其中,浑南航空产业园重点发展民用飞机研发总装、公务机整机生产和关键重要大部件的生产加工。
四、规划目标
规划以承接国际先进航空制造产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民用飞机、公务机整机生产、关键大部件制造、发动机制造等产业;全力推进相关产业发展,拓展和完善保税物流、科技研发、商贸会展等功能,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航空产业高地,发展成为千亿产业集群。浑南航空产业园将成为沈阳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动力、经济增长的新平台和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引擎。
五、总体规划布局
通过国内外先进城市经验,统筹国际航空港与周边经济社会的发展,重点是围绕机场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完善服务功能。
从功能和空间布局来看,围绕桃仙国际机场周边5公里范围内应进一步统筹浑南区、苏家屯区沙河新城及佟沟新城的发展,积极发展航空制造、物流(含保税)、科技研发、商贸、文化创意、商务等功能,形成发展合力和综合竞争力。外围重点完善居住、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按照沈阳市航空产业“一基地三园区”的总体布局,为有效推进浑南航空产业园的发展建设,应进一步加强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桃仙国际机场的资源优势,加强航空及相关产业与机场的协同发展。二是加强机场周边用地控制,优先保障重大航空产业项目用地。三是深入推进与国际航空产业的合作,进一步做大做强航空产业。四是完善提升保税物流、科技研发、配套生产、商贸服务等综合功能,促进机场周边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规划方案
根据发展需要,浑南航空产业园分两期开发建设。
一期:位于产业园东部,用地面积2.32平方公里,满足当前航空产业生产加工等需求。
二期:位于产业园西部,用地面积3.45平方公里,为航空产业及配套产业发展预留空间。
规划将产业园一期纳入综合保税区的围网范围,满足大型商用飞机总装项目进驻综合保税区的要求。同时为满足综保区的功能需求,借鉴北京、天津、郑州等经验,在机场东部规划保税物流园区,加强与机场合作,实现与机场货运区的快速无缝对接。规划在产业园一期和保税物流园区之间设置一条封闭道路,将两者连为一体,实现一体化封闭管理。
七、一期产业园规划方案
在沈飞民机产业园基础上,按照商用大飞机总装工艺,规划形成零件加工配套区、部件装配区、总装试飞区、供应商配套区四个功能区。
按照波音安装完成交付中心项目生产及配套服务的要求,规划项目用地约50公顷。规划厂房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总装、测试、喷漆、检测厂房、非金属及化工品库、仓储物流及基础配套设施等。
根据大型商用飞机总装项目要求进驻综合保税区的需要,规划将航空产业园与综合保税区进行统筹考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