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登新:中概股要回归

赵锡军:作为市场来讲,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只要是市场,就不见得就只有唯一的一个选择

董登新:中概股要回归,战略新兴产业板呼之欲出

(原标题:国务院大招:战略新兴产业板要来了)

董登新:很显然“战略新兴产业板”对应高新技术的大型企业,包括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比方说我们看到的,在境外已经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阿里巴巴、腾讯这些个互联网的企业,它们都已经是非常大的块头,那么再回到深交所的创业板是不合时的,那么,上交所的“创业新兴产业板”正好也迎合了中概股的回归

董登新:创业板的主要问题就是包容性不足、ipo门槛太高,我们一直在重点地研究如何提高创业板的包容性,要让那些没有盈利的互联网或者是高新技术更加便利地能够到成都合联新型产业园官网创业板的ipo,像这个新业态或者新技术的企业,为它们开放了一个绿色通道吧,这种包容性在纳斯达克也是体现得非常充分我们的创业板就是中国的纳斯达克,也是间接模仿或学习纳斯达克的成功做法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央广网北京6月17日消息(记者陈蕾 实习记者徐巧)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无疑是当前经济领域热度最高的词,昨天,国务院一次发出30条措施支持创业创新除了优化财税政策、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这些大家比较熟悉的内容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将通过金融市场和投资助力“创业创新”它是通过竞争、优胜劣汰,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来找到比较优势,最适合于自己的挂牌优势,或者投资的优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抉择青岛新型产业园权可能是放在企业那,我们建立更多的板块,给企业提供更多上市的选择,是符合市场的思路的

桂敏杰:战略新兴产业板定位不同于创业板

国务院: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双创”

让创新企业更兴奋的,是国务院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板的提法如果沪市建立新的战略新兴产业板,会比深市的创业板更有所突破吗?财经评论员林耘的回答是肯定的

赵锡军:战略新兴产业板与创业板相辅相成,促进良性竞争

据了解,今年年初,上交所将有关战略新兴产业板的创设方案上报至证监会,分析普遍认为,战略新兴产业板可能在注册制施行后推出

林耘:现在资本市场基本的功能已经成型,已经有了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加之上海要推新创板,再加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融资方面已经有科技新兴产业非常多的渠道

董登新举了个例子,比如说想要回归a股市场的中概股,战略新兴产业板就很适合这些企业

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看来,战略新兴产业板与创业板除了互补,也会产生比对效应,沪深两大交易所也将正式开始对新兴产业企业的竞争,不过,这种竞争对于市场的发展来说将是良性的

林耘:从系统性看来,深市的创业板已经很成熟也很活跃,沪市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整个市场的活跃度不够如果沪市建立新的战略性新型产业板,会比深市的创业板更有所突破,在海外上市的企业二次落地,是目前比较有可能取得突破的点

有两个提法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一个提法是:积极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到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微小新型产业另一个提法是:推动上交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为什么新政策着力于融资层面的问题,财经评论员林耘说,资本市场基本功能已经成型,政策有了真正落实的平台

首次写入国务院文件 上交所战略新兴板建设提速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进入关键阶段,政府鼓励万众创业,显然直接决定了战略新兴产业板的定位不过,在战略新兴产业板的推出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样不少,比如战略新兴产业板与现有创业板是否会冲突?海外中概股又能否回归战略新兴板?

尽管融资渠道丰富,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创业板,沿袭的ipo标准依然是针对工业企业来制定,过于重资产、重盈利,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就指出,创业板的包容性还不够

一旦战略新兴产新兴产业扶持业板建立,高科技企业应该去创业板还是去战略新兴产业板?对这个问题,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桂敏杰说,两个板块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创业板侧重创业型企业,特别是规模中小、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战略新兴产业板定位于规模稍大、已越过成长期、相对成熟的企业


白斑病患者治疗时该注意什么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zy/1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