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春雨,染绿了世界,
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
老师,
您就是滋润我们心田的春雨,
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您既是我们的老师,
也是我们的父母!
——致新兴产业亲爱的老师们
刘鹏龙老师
河北石家庄人,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现任我校副校长,主管学生工作,入职以来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称号,三次参加国家级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他是一个力争做一个有广博专精知识的教师;不断加强业务修养,以“把希望带给学生”作为他的指导思想,把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与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与集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尊重学生是他教育原则和教育本质的要求。刘鹏龙老师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并创造各种条件引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
朱晓刚老师
朱晓刚老师,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担任我校教务副校长,他在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在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已,恪尽职守,顾全大局,有较强的民主意识,敢负责任,坦率真诚,发现问题能及时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处理办法,不遮遮掩掩。始终坚持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兢兢业业履行职责,为努力办好让师生、家长满意的职业教育而不懈努力。按照郭校的指示,朱老师和全体教师一起积极探索职业学校发展的新途径。
朱老师的冲压模教具获得优秀教具“二等奖”;同时指导江兰同学参加新余市演讲比赛,江兰同学获得个人“三等奖”。同时鼓励和促进学生积极培训电子技能和办公自动化,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组织学生参加我校自学考试和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证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年来,朱老师除了抓好分管的工作之外,做到服从而不盲从、到位而不越位;工作中始终树立大局意识,当好了学校发展的参谋;对待班子其他成员谦虚好学、友好合作,做到信任而不猜疑、分工而不分家,使学校各项工作运行正常。协作学校成功申报信息化建设、“华航”机器人建设,为年学生的实训设备和课程配备争取省市资金扶持,为了学校发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邓惠霆老师
江西新余人,邓老师曾在新余市国有企业工作多年。年进入我校任教至今,参加工作以来,从事过广播电视工作,电子设计制造工作等工作。从教以来担任过电子技术教学工作,目前主要担任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工作,对计算机应用软件有一定的钻研;且颇有教学心得。
在邓老师的课堂上,他是一个对学生严厉及负责的好老师;课间时期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爷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首名句写的就是我们的邓惠霆老师。
邓老师的人生教学信条:交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须有一江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德行为先。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教师的最大人生乐趣。
李海松老师
年生于江西分宜钤山镇的一个小山村,年高中毕业后高考失利在家修理地球,在家修理地球期间尝尽了人间酸甜苦辣,日日夜夜的想难道我就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过一辈子吗,到年发现新余电子技术培训班,当时的心情无法表达,我几年的中学学习终于有用武之地了,我很快就报名进入了电子技术专业学习,几个月后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家乡后为父老乡亲修理家用电器,自己也有点微薄收入,后进入新余市电子技术学校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年我被召回学校当教师,我当时做梦也没想到我还能做老师,为了提高我的教学水平,年我又去中山大学电子系进修学习半年。回来后我一直在学校任教及担任班主任工作,历年被评为优秀老师和优秀班主任。
孙膑老师
山西运城人,我校的一名哲学老师,毕业于财经大学。入职以来,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社会阅历。讲课风趣幽默,方法独特。运用大量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丰富了哲学课的枯燥乏味,深得同学们的喜欢。
在我校年教师信息时代说课法制比赛中获得第二名。课堂上平易近人,视同学们为朋友,无话不谈;他说:哲学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作为青年学生,更应该学习哲学。取得人生路开启智慧之门。他通过一个个哲学小故事,告诉同学们做人的道理。
付小东老师
江西新余人,年毕业于宜春师范。体育教育专业,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近30年。担任我校的专业体育老师。
工作中勤勤恳恳,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关爱学生。坚信一滴汗水,一分回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阮云兰老师
江西新余市人,毕业于南昌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人从教近二十年来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对自己严格要求,注重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努力不断提高自己,不愧“人民教师”的称号。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老师
他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启蒙人。我们要感恩老师,
就像小草感恩那博大的土地一样。
是他们用纯洁无私的奉献和付出,
启迪着我们,一次次给予我们慰藉和鼓励
让我们从懵懂的少年走到了现在,
开始编织我们美丽的未来。
编辑:刘广平
监制:宋华美
主编:陈瑞霖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