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青岛金融十大新闻

01

青岛金融实现“三个过千亿”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力

截至年11月末,本外币各项存贷款新增过千亿,分别为.2亿元和.3亿元,双双超过去年全年,创历史新高;直接融资过千亿,达到.1亿元,是去年全年的2.2倍,超过今年贷款增量。

今年以来,我市各金融机构围绕“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和供给侧改革,持续加大对重点项目、民生领域及战略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前三季度,围绕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新增基础设施行业贷款.5亿元,有力保证基建类项目资金需求;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新增绿色信贷.4亿元,同比增长64%,重点支持“蓝高新”产业;围绕新兴产业,新增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等领域重点工业企业贷款76.7亿元,支持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围绕“去产能”,压降产能过剩领域,“两高一剩”和僵尸企业授信比年初分别压降16.6%和22.9%;围绕“去库存”,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新增个人住房按揭贷款.9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43%,同比增长41%;围绕“降成本”,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贷款利率保持低位运行,全市银行机构新发放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2%,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

各金融机构积极为我市“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提供融资和融智服务,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境外贷款.1亿元,有力推进青岛国际化城市建设步伐。出口信用保险积极发挥政策性保险作用,为资本和贸易出口提供保障,服务青岛企业“走出去”项目55个,涉及合同金额.7亿美元。

记者点评

年,我市连续召开全市金融支持经济“新强态”专题会议、普惠金融工作会议、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等会议,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三中心一基地”建设,持续加大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今年以来,我市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开展第三批“驻青银行机构负责人走访千家企业活动”和走访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活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迈上新台阶,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增强小微、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残疾人和老年人等重点对象的金融服务获得感。印发《青岛市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完善金融扶贫政策措施。

02

青岛金融实现“三个第一”

——金融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年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人民银行对全国24个金融综改区的综合评估中,排名居第一位;今年我市银行不良额和不良率分别较最高时期下降51.7亿元和0.82个百分点,成为全国唯一实现连续双降的城市;4月,青岛首次被伦敦金融城国际智库纳入全球金融中心榜单,并在9月最新排名中跃升至全球第46位,成为排名上升最快的城市。

记者点评

山东“金改”三年以来,以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引领,在各方面发展成果的带动下,全市金融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前三季度,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亿元,同比增长8.1%,高于全市GDP增速;金融增加值占全市GDP和服务业比重分别为6.1%和11.6%,成为拉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金融业实现全口径收入96.6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国税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34.5%。

03

青岛首进全球金融中心榜单

——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进

4月6日,伦敦调研公司Z/YenGroup公布了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榜单,86座城市入围“全球金融中心”,其中,青岛首次进入该榜单,排名第79位。

年9月26日,伦敦调研公司Z/YenGroup公布了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榜单,青岛市名次大幅跃升,名列全球第46位。首次超过大连,紧跟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国内金融中心城市第4位。青岛较年4月份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提升了33个位次,是本次榜单中全球各金融中心位次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

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体系,GFCI指数涉及到营商环境、人力资本、美誉度、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全面反映着目标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和金融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国际权威性。

记者点评

此次排名大幅提升,反映出青岛在城市总体发展水平以及金融业改革发展实力方面的大幅提升,也标志着青岛市在山东“金改”的带动下,在财富管理试验区建设的引领下,向着建设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的目标,迈出了更为坚实的步伐。

04

青岛保费收入增速居全国第四计划单列市第一

——保险服务经济社会实现新作为

岛城保险业发展正驶入快车道,前三季度,累计实现保费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41%。保费增速在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排第4位,计划单列市中排名首位;其中人身险保费增速在全国36个地区中仅次于上海,排名第2位。

据悉,前三季度,岛城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72.2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车险保费收入52.48亿元,同比增长7.19%,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车险车均保费元,同比减少元,消费者持续得到实惠。各公司纷纷加大理赔服务力度,前3季度全行业车险赔案件数结案率达89.19%,同比提高2.39个百分点。

人身险保费收入大幅增长成为岛城保险业的突出特点,前三季度,我市人身险保费收入达到.4亿元,同比增长65%,医保商办项目的增多,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的热销、保险营销人员的大幅增长等都成为主要原因。在人身险中,保障性较强的年金保险前三季度实现保费收入63.75亿元,同比增长%。与民生保障关系密切的健康保险保费收入36.26亿元,同比增长%。意外险保费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26.67%。

记者点评

保险服务经济作用切实发挥。今年以来,保险业累计提供保障金额5.2万亿元,同比增长57.1%;累计赔付支出89.5亿元,同比增长30.8%。重点险种的风险保障功能不断显现,其中政策性农险提供保障29.2亿元,同比增长24.6%;责任保险提供保障1.1万亿,同比增长5%;信用保险提供保障亿元,同比增长10.7%。保险社会贡献度明显提升,保险从业人员达到7.8万人,比年初新增2.3万个就业岗位。保险资金运用规模达到亿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二是保险保障重点领域功能持续强化。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服务我市“走出去”企业项目达到55个,涉及合同金额.7亿美元。《青岛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的出台,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达到14个,小麦和玉米保险金额由每亩元提高至每亩元,财政补贴比例由原来80%提高至90%。深入推进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试点工作,以保险撬动专利权质押贷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贷款近亿元,被中国保监会称为“青岛模式”。

05

青岛直接融资规模突破千亿元

——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年,我市直接融资取得重大突破,通过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债券市场等融资方式累计融资达.0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75倍。其中资本市场融资.1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银行间市场、债券市场融资达.9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在发债的企业中,非金融企业发行各类债券23只,融资.8亿元。发债的企业涵盖了国有和民营企业,遍布港口物流、能源、建筑、文化传媒、橡胶及基础设施等各个行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对上市挂牌融资、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的宣传、培训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为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记者点评

债券融资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工具之一,具有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等特点。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市资本市场逐渐活跃起来,在巩固间接融资的同时,以推动企业上市、挂牌为重点,鼓励企业通过债券等多种方式直接融资,帮助企业优化治理结构,创新融资模式,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两年,我市直接融资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融资规模连续突破亿元、亿元大关,直接融资的大幅增长,融资成本的大幅下降,极大的缓解了众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惠及我市实体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06

“财富金融青岛”品牌全面叫响

——青岛成为国内财富管理商务活动最为密集的城市

年5月14日,财富管理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岛)财富管理创新创客大赛颁奖典礼在青岛大剧院举行。这标志着年2月19日正式启动,为期近三个月的中国(青岛)财富管理创新创客大赛圆满结束。本次大赛是青岛市获批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两周年的品牌活动,是国内首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涵盖财富管理全业态和创客元素的赛事。本次大赛由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委员会主办,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发展中心承办,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管理委员会、青岛财经日报协办。

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委审定,大赛最终评选出中国(青岛)财富管理创新创客大赛优秀财富管理产品、优秀财富管理服务、优秀财富管理研究成果、优秀组织奖各十项,优秀财富管理创客奖三名。

作为本次大赛行业影响力的集中体现,财富管理创新发展论坛聚集了众多业内高端资源。中国银行前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李礼辉、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分别就“财富管理:市场约束与监管效率”“激荡的中国资产证券化”进行了主旨演讲。

6月4日,为期两天的青岛·中国财富论坛在开幕。此次论坛,以“全球视野下的财富管理趋势”为主题,围绕宏观的全球经济与财富发展趋势、经济新动能与财富增长之道等话题开展深入探讨。

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出席论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主持论坛开幕式。

此次论坛重量级嘉宾云集,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印度前财政部长齐丹巴兰,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前理事、布什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兰德尔·克罗兹纳等多个国家的前政要、政府高官、知名国际金融机构高管,以及来自“一行三会”等国家部委、知名高校、大型金融机构的专家精英将共聚一堂,对国内外财富管理发展趋势进行深刻剖析,对财富管理相关政策进行权威解读。

记者点评

青岛·中国财富论坛已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论坛品牌。除此之外,我市还成功举办了中国(青岛)财富管理创新创客大赛、财富管理博览会,以及财富管理沙龙、财富管理大讲堂等系列活动,青岛成为国内财富管理商务活动最为密集的城市。

07

境内企业上市数量达历史最好水平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力

年青岛从多层次资本市场累计募集资金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8亿元,创历史最好成绩。

今年,我市新增主板上市、过会企业6家。其中康普顿、鼎信科技、天能重工、汇金通等4家企业分别在上交所和深交所成功上市,首发募集资金共计21.55亿元;海利尔、利群等2家企业将于近期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中创物流、征和股份、英派斯、青岛农商行、青岛银行等5家企业先后上报中国证监会首发申请材料,目前在会待审企业达8家;青岛港、国林实业、乾程科技等9家企业在青岛证监局辅导备案。上市公司再融资再创新高,天华院、青岛金王、海立美达、东方铁塔、软控股份等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融资48.29亿元。

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突破百家。截至目前,今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48家,新增融资额22亿元,累计挂牌企业数量已达家。除已成功挂牌的家企业外,全市还有17家企业正在股转系统排队等待挂牌。有16家企业已采用做市商交易制度,8家企业进入新三板创新层,多家挂牌企业已启动IPO转板上市工作,挂牌企业海容冷链已向中国证监会上报IPO首发材料,有望成为新三板市场做市企业中全国首家转板上市企业。

蓝海挂牌企业突破家。截至目前,今年新增挂牌企业数量达家,累计挂牌企业数量已达家,实现股权、债权等多元化融资9.34亿元。“金珩财富”系列产品累计备案期,备案金额.64亿元。“信蓝筹”平台完成众筹项目32个,融资万元。中心集聚高净值客户超过5万人。蓝海重点打造的中小企业股权交易平台、财富管理产品交易平台和信蓝筹互联网融资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在全国业务特色优势明显,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记者点评

今年,青岛年内境内企业上市数量达历史最好水平,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突破百家,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数量突破家。上市挂牌企业数量明显提高、质量明显提升,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多点开花、梯次推进的新阶段。

08

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财富管理公司落户青岛

——全业态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由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发起筹建的青岛意才财富管理有限公司经欧洲央行、意大利央行正式批准,于年9月30日在青岛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1.46亿元人民币。至此,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财富管理公司在青岛正式落户,该机构也成为国内第一家经国外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财富管理机构,对青岛打造面向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具有标志性意义,我市财富管理试验区建设又取得重要进展。

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是意大利最大的商业银行,也是意大利和欧洲财富管理领域的领军企业,旗下的菲丹私人银行和欧利胜资产管理公司是欧洲名列前茅的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自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有30多年,年入股青岛银行,对我市金融市场及财富管理试验区整体发展有了深入了解,决定在此设立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财富管理公司。

青岛意才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将充分利用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集团在财富管理领域的经验和国际最佳管理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服务,对客户资产进行长期管理和规划。下一步将逐步向金融监管部门申请基金代销、保险经纪等业务牌照,拓展服务领域。未来在青岛总部顺利运营的基础上,将在全国其他地区开设分支机构,拓展市场和业务。

记者点评

各业态金融机构在青岛加快聚集。今年以来,青银金融租赁公司、青建集团财务公司等法人机构相继筹建、落户,全市新增金融机构11家,金融机构总数达到家。新增法人金融机构4家,超过年全年,法人金融机构数量达到26家。外资金融机构达到34家,在全省位居首位,在计划单列市中仅次于深圳。基本形成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消费金融、资产管理等全业态金融组织体系。

具有示范意义的财富管理机构加速聚集青岛。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财富管理公司、首支以人民币字样注册的国际投贷基金、银行资产托管中心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财富管理机构落户青岛,试验区财富管理特色资源呈聚集态势。

09

金融风险量化顶级智库落户

——财富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

年6月19日,新常态下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趋势研讨会暨中国金融风险量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青岛协同创新金融研究院、山东大学青岛金融与财富管理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青岛举行。

中国金融风险量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计划”的载体之一。该中心以彭实戈、严加安院士等为学术带头人,由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组成学术委员会,北京大学等8家院所作为重点协同单位,旨在利用中国量化金融平台的高端数字化技术实力及落地实施能力,共同致力于金融风险量化研究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青岛协同创新金融研究院是注册在青岛的法人机构,由彭实戈院士亲自担任理事长。成立后将依托中国金融风险量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和人才优势,为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端金融人才、夯实技术基础、提供前沿理论支持与决策辅助,全面提升青岛在国内外金融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山东大学青岛金融与财富管理研究院”是山东大学紧密对接青岛市的发展战略所成立的,将着力打造成“高端金融人才培训基地、风险管理技术研发基地、金融大数据技术创新基地”,使之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理论前端、技术尖端、人才高端的科研重镇,为青岛财富管理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记者点评

目前,上海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山东大学及中科院彭实院士团队等知名高校和智库,均已在青设立财富管理专业教育科研机构,财富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我市与英国证券与投资协会、英国剑桥大学、卢森堡金融推广署、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达成国际化财富管理人才培养合作意向,正在有序推进。

10

青岛小额贷款公司累计放款额突破亿元

——地方金融组织实现稳健发展

截至年11月末,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历年发放贷款金额累计超过亿元大关,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近九成,支农支小融资力度迈上新阶段。

小额贷款公司自年底开始试点以来,全市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从试点之初的3家发展到了目前的49家,注册资本金从1.9亿元达到87.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70%以上,小贷机构数量、注册资本金总量、单体资本实力都已位居全省第一。目前,全市小额贷款公司有民营、国有、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结构,为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信贷产品和服务,经营区域完全覆盖六区四市,行业竞争充分有序。

记者点评

今年以来,我市小贷、融资担保和民间资本等地方金融组织实现稳健发展。小贷公司发展不断规范,开发小贷行业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有效提升小贷公司服务小微、三农能力。融资担保行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从体系建设、政策扶持等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民间资本管理实现创新发展,推动设立富海大千影视基金,开辟了全省民间资本影视基金投资先河,出台《关于促进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试点工作的意见》,设立青岛蓝海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zy/10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