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律师》年第2期
作者:朱小苏
·欢迎大家踊跃留言,分享交流各自观点·
朱小苏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律协对外宣传与联络委员会委员、社会责任促进委员会委员、破产清算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法学会破产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曾获上海市第六届优秀青年律师、司法部“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上海市法学会首批“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第十三届华东律师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商务部“贸易救济理论与实务”研究活动一等奖等荣誉。
又是一个下雨天,打开电脑,犯愁于如何起笔这篇关于青年律师执业思考的文章。音乐播放器里循环的是李宗盛的《山丘》,这首歌是他在年写完曲后,花了10年时间思考,终于在年完成的,歌曲中他用音乐记录了自己的人生经历。细想之下,步入执业已近十二个年头的我,平时忙于案牍,似乎越来越惜时于静思。十二年为一纪,回想当年初涉职场的我,也有不少的疑问希望向人请益,而现在的我,是不是能够回答这些问题了?何不借此机会,给一纪之前的自己写一封信,权当和自己做一次交流吧。
小苏,你好:
刚开始的律师工作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反正我知道,年前你领到的年终奖数额一定和预想中不同。在进入律所之前的大半年里,你在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实习,每个月收到的实习津贴不菲,倒衬出这第一份正式工作的薪酬微薄了些。当然,较之收入的“缩水”,你更在意的可能是工作中的迷茫和不安。留学的几年里,你的同学已经在职场上渐入佳境,聚会时谈论的都是一些外商投资或股权收购的项目,而你在事务所还干着零敲碎打的活儿。更重要的是,入职面试时心心念念嚷着要做诉讼律师的你,被分配到了非讼部门,而你这时的“非讼”庞杂无比,几乎所有诉讼之外的案件都会归口过来,根本不是书本所学可以涵盖,一下子更显出你知识的短缺。
但你既然选择了做律师,还是要再坚持一下,不要轻易辜负。律师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经验逐步“养成”的职业。初入行需要的是积累,几年的“萝卜干饭”是绝大多数新律师都要吃的。在这个阶段,沉心静气、脚踏实地最为重要。不过你要有个准备,即使通过了最初的几年,“坚持”仍然是律师工作不可或缺的属性之一。从这个角度看,你和我实则一样。你所从事的这份职业,表面从容体面,背后辛苦劳累;貌似无须朝九晚六,时间自由,其实节奏往往跟着当事人走,不由自主;看着收入丰厚,实则发不了财(顺便说一下,如果要赚钱,别怕房价贵,咬咬牙买几套,别的啥也不用做,屯到我现在的时候也一定比你做律师赚得多)。之所以坚持,还是缘于你内心对这份职业所怀的热爱。恰如人生有很多条路,而你决定去翻一座山,一定是因为山上有你心仪的景色。想清楚这点,步伐就会轻快很多。
当然,坚持并不意味着被动接纳,你还可以做得更积极主动。经历过出地铁口爬台阶吧,起步的时候往往有很多人,因为拥挤,多数人是跟随人群缓缓而上的,你如果要实现进步和赶超,就要走出自己的节奏。坚持的过程中,有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首先是学会观察。你喜欢的球员索尔斯克亚马上要退役了,他在曼联十来年多是替补,进球效率却不亚于正印前锋,不正是因为如弗格森说的“他从来不会去抱怨,只会在场下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