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羿投资朱亮好的投资不是买茅台和恒瑞,而

Howbuy

本文为《好买臻选合作伙伴》系列

好买说

年大幅跑赢市场和私募同行的基础上,年上半年,丹羿再度为投资人创造了可观的回报,即便是在海内外一片惨淡的2月、3月,朱亮管理的产品依然跑出了绝对收益,上半年连续6个月斩获月度正收益。

作为典型的投资成长股的私募,朱亮创办的丹羿投资最近两年的业绩颇为瞩目,而这也来源于他在选股上的敏锐和专注。

“现在的茅台、腾讯、恒瑞,人人都知道是好公司,所以买这些股票并不能体现基金经理选股的技术含量。但十年前买并能长期持有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时也享受了过去十年几十倍的涨幅。”

“我们希望能有这种投资——寻找十年后的茅台和恒瑞,就是希望现在投资的公司,十年后能长成像茅台、恒瑞这类伟大的企业。这种思想用八个字来描述,就是——长期视角、早期介入。”

“长期视角是指,我们是从十年的长周期维度去审视一家企业的价值,选择那些大概率能成长为巨人的企业。”

“我们采用‘有效市值’给成长股定价。有效市值=目标市值*兑现概率。大部分成长股投资者都会给一个5年或者10年后公司的理想目标市值,但很少有人计算兑现的概率。但我们持有的时间较长,因此会很注重确定性。”

“早期介入是指,我们要比同行更早地发现上述潜力股,在其成长最快的青春期介入,和企业一起成长,赚取其成长最快时期的超额收益。”

近期,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对朱亮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在访谈中朱亮向我们详细地解析了他的选股秘诀和投资理念。”

1

从实业到金融

好买:您在转行金融之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朱亮:我本身是交大计算机专业,01年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做XML数据库。XML数据库在年初是比较先进的技术,只是在中国太超前,水土不服、没有市场。直到年以后才大面积推广起来。05年的时候这个企业已经快撑不下去了,所以也是被逼迫换工作。转行进入证券的起因是两方面:一方面,我自己本身的忧患意识比较强,希望做一些能够做到老还能做得动的工作,投资就是这类工作;另一方面,我不想做个天天面对电脑的码农,更想做一个,经常和人交流、兼顾技术和市场的工作。所以,在我同学罗晓春的提议下,我萌生了进入投资行业的想法。当时,证券公司经历了年-年的五年熊市之后,06年牛市刚露头的时候开始大规模扩招。机缘巧合下我进入了国金证券做研究员,08年6月底跳槽到华宝基金。从买方研究员做起,之后任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主要管理了华宝先进成长和华宝新兴产业两只基金,期间获得了三年期开放式股票型金牛基金和三年持续回报股票型明星基金。

好买:您在创立丹羿之前,年到年的七年多时间里,从研究到基金助理到基金经理都是在华宝基金度过的,是很少在公募生涯期间不跳槽的基金经理,为什么?

朱亮:在转金融行业之前,我在实体行业也只工作过一家公司。因为我认为频繁跳槽不是一件好事情。如果在一个地方能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并不断获得发展的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那就没有必要跳槽。我比较幸运的是,华宝给了我这种机会。

好买:在华宝从研究员一直做到基金经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朱亮:最大收获是它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从研究员成长为基金经理,从研究到投资,得到了全面的锻炼。首先,作为研究员,让我先从一个公司研究开始,学会怎么做深做透,掌握正确的方法;然后复制到一个行业内的多个公司,学会如何挑选出有机会的标的;最后横跨到多个行业多个公司,学会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比较,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以及景气周期传导。这是需要多年的深入研究浸润才能逐步掌握并深刻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研究框架的。其次,从研究转到投资后,发现每天在旁边出谋划策和自己真的下场打仗是完全不一样的。真正到一线投资,对于之前一些理想化的想法就会有更清醒的认知。而且基金经理感受到的压力完全是研究员不能比的。做投资,你的重仓股暴跌、业绩跑输同行,客户、渠道和领导给你的压力都是扑面而来。处于困境时,经常会让你辗转反侧,睡不着觉。而研究员一般不会感受到这些压力,因为基金经理替他们挡了一道。最后,从研究到投资这个过程培养了我对市场的理解。相比之下,大部分研究员只是帮助基金经理把公司的基本面研究清楚,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研究。但动态如何去做估值、现在究竟是什么因素在推动股票的上涨或下跌,这都是基金经理需要去承担和思考的。在这个阶段,我逐渐形成了用市值给成长股定价的思维方式。

2

用市值衡量五到十年后的未来价值

好买:如何理解用市值给成长股定价?

朱亮:我眼中的成长股,是从十年的时间维度出发,来考察一家中小企业能否成长为伟大的企业。如果答案是可以,那么十年后这家公司的收入利润就会比现在大很多,反映到股票市场,它的市值也应该是现在的十倍甚至几十倍。当然,采用市值给成长股定价并非我们独有的,大部分青睐成长股(特别是新经济、新产业)的基金经理都会用。但我们进一步发明了“有效市值”的概念。有效市值=目标市值*兑现概率。大部分成长股投资者都会给一个5年或者10年后公司的理想目标市值,但很少有人计算兑现的概率。因为,这些人不打算持有那么长时间——实际大部分持有不会超过一年。在风口过去之后,也就和这些股票byebye了,所以没有必要,甚至都没去想过兑现的事情。因为短,所以速度比确定性更重要。但相反,我们会更注重确定性(也就是兑现概率),这是因为我们持股时间要远长于上述投资者。这个公司在不在风口、速度是不是很快,反而不那么重要。当然,我们也不排斥高速增长,但确定性是排在速度之前的。既然兑现概率如此重要,那它由什么决定呢?这又回到我们三好原则中的前两个了,好赛道和好公司(这三好是有逻辑关系,相辅相成的)。好赛道——进入门槛高,好公司——护城河深,差异化竞争力强,都会保障一个公司5-10年里,靠自身竞争力来吃掉对手份额,实现长期地持续增长,即使当风停了的时候。这类公司,长期看它的兑现概率就比一般公司高很多,也更容易走成长期牛股。实际上,历史上的茅台、腾讯、恒瑞、长春高新等都是这类股票。

好买:您如何定义好赛道?为什么最终会决定聚焦在消费和科技两大赛道上?

朱亮:当我从TMT研究员转为基金经理助理的时候,我就开始为投资做准备。当时就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zx/36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