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南海勇尝“头啖汤”,敢为天下先,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发展的传奇。年,南海率先探路,探索出了“三个产业齐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六个轮子一起转”(国有、乡镇、村集体、合资、外资、个体)”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正是后来扬名全国的“南海模式”。经过40年的发展,南海创造彪炳史册的发展成就,年,南海全区GDP达亿元,预计年将突破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南海的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传统产业陷入转型阵痛,新兴产业尚未成为主导,新旧动能转换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市治理难度大,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土地开发强度高,污染防治压力大,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部分干部改革创新和勇于担当精神有所弱化,机关行政效能有待提升,等等。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本届政府一针见血地指出,南海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在于传统产业比重过高、新兴产业尚未成势。为此,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新起点上,南海区创新性提出要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推动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呈现燎原之势,撑起南海经济大厦的“四梁八柱”。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对标全球开展大项目招商。招商引资是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手段,“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以后,获得市场广泛认可,投资额亿元的MEB电动汽车、投资90亿元的中国中药健康产业园、投资50亿元的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以及东丽无纺布、东丽水处理膜、宋城西樵岭南千古情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项目抢滩进驻,年共引入超亿元项目个,计划投资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3%,年1-10月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个,计划投资总额.2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近4.8%。氢能产业是南海区迅速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全区已集聚重塑科技、爱德曼等近30家氢能企业,核心项目计划投资额超亿元,南海氢能声名鹊起,成为国内氢能产业标杆城市,千亿产业集群蓄势待发。下来,南海区还需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细化“两高四新”产业招商目录,以更大气魄、更大力度推动“两高四新”产业加速集聚,积极探索以会招商、赛事招商新模式,继续办好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氢能产业大会、大数据产业大会等行业盛会,持续提升行业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项目主动前来洽谈。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将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必须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有鉴于此,近年来,南海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广东省四大实验室之一的季华实验室落户南海,目前已获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5个。聚焦企业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需求,与武汉大学共建佛山仙湖实验室,新引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累计与中科院等19家大院大所合作建成各类创新平台超40个。同时,切实加大高企培育力度,年全区高企总量达到家,位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40%以上。大力出台人才新政,人才卡服务平台注册数达4.3万。然而,南海在创新驱动方面也存在明显短板,全区制造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面对科技创新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南海年RD占GDP比重仅为2.15%,低于全省(2.56%)和全市(2.32%)平均水平。下来,南海区创新驱动需要大力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积极推动季华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等区内超40家科技创新平台与企业精准对接,围绕企业所需、创新平台所长,定期、不定期组织企业对接科技平台,加快构建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力度,积极扶持季华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华南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科研成果在本地产业化。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提升平台载体对产业的承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科技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要求很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先筑好金巢,才能引来凤凰。如果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凤凰,那么产业平台则是金巢。苏州工业园区、深圳科技园、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东莞松山湖,等等,无不是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打造的重点平台。目前,我区正大力发展三龙湾南海片区、广东金融高新区、里水电子信息产业园、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南三产业合作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千灯湖北拓D区、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等8大重点平台。虽然平台众多,但在推动平台建设时,区镇两级资源分散投入,用地、规划等瓶颈问题长期无法解决,缺乏统一的机构统筹推进。为此,我区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成立了重点平台建设指挥部,作为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直接行使区委区政府在统筹推进8大平台建设方面的权力。重点平台建设指挥部成立以来,迅速配强了干部队伍,探索出扁平高效议事决策机构,并梳理了各大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下来,南海区重点平台建设还需要集中抓好两方面政策:一方面,以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大力争取省级、国家级政策倾斜,赋予平台发展政策优势。苏州工业园、深圳科技园等重大产业平台的成功经验无不证明,平台发展必须以政策倾斜为支撑,只有具备了政策优质,平台才能具备竞争力。另一方面,坚持项目为王,围绕重大产业项目、重大交通配套,先期启动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有力推进,以实打实的的项目成效回应市场的关切,只有在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成效后,技术、资金、人才和更多的项目才能蜂拥而至。历史上,南海以先走一步的胆识和气魄,赢得了发展先机,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南海模式”。今天,南海再次以高瞻远瞩和恢弘气魄提出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勇立时代发展的潮头。
(点击图片看详细报道)
(点击图片看详细报道)
点亮让更多人看到!
作者:周文迪
编辑:丁美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