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证综指震荡走高,分时成交量阳量多于阴量,涨微微放量,跌缩量。上证每分钟成交30亿(昨天38亿),总成交量萎缩,主动买盘力量强于主动卖盘力量。创业板指数每分钟成交17亿(昨天17亿),总成交量基本持平,主动买盘力量强于主动卖盘力量,预计创业板震荡走高。今天大概率如下,仅供参考:大盘今日收阳概率80%
压力位:点附近
支撑位:点附近
创业板今日收阳概率80%压力位:点附近
支撑位:点附近
今日操作建议:盘中低点继续低吸价值股,继续定投!
买基金看排名就是巨大的陷阱,我今天开门见山就要表达这样的一个观点,不论公募还是私募,都是这样的逻辑!之前,我对芒叔拒绝参与任何基金排名有过疑问,之后,我越来越能够理解他的用意了。去年我为了测试一个私募排名第一的产品,投了万,结果不到一年,这个产品给我亏了40万,然后它为了不触发清盘(因为清盘了他们一分钱管理费也收不到了),仓位降到极低,每天的净值波动都是零点几。你要知道,前一年这家公司的一个产品可以获得一年几倍的收益,其余的产品也都盈利,那为什么一年后基金经理没换的情况下会出现这么大的落差?原来奥秘就在排名里面,这些排名的网站和APP就是这帮”合法诈骗犯“的帮凶,某排排网就是其中一个。他们可以帮他的私募公司客户屏蔽所有亏损的产品,留下只赚钱的产品,让你误以为这家公司的产品都赚钱。所以去年我买的产品同类发行了几十个,这些亏损高达40%的产品,今年外面一个也看不到,排名里面只剩下赚钱的产品。或者发行几十个产品,偶尔出现1-2个高收益产品,参与他们的排名,然后又可以“诈骗”到“新韭菜”!说实话,我去买他们的产品,一方面主要想了解到底有多牛逼,另外一方面也侥幸心理,感觉不会亏那么多,何况市场底部区域。结果,大跌眼镜,说实话,赎回来的时候也心疼的,毕竟40万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没了。另外,公募基金也一样,绝对不能看排名,一般前一年排名前十的产品,后一年都会很惨。因为他们都是靠侥幸重仓压中1-2只股票,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要么收益爆好,要么踩雷玩死。曾经风靡一时的公募一哥任泽松,他是继王亚伟之后的公募大佬,而且80后,年轻有为。他任基金经理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这只成立于年6月的基金,从创下净值最低点的年12月1日至年6月12日A股到达最高点.19点,以.9%的净值增长率领跑公募行业,领先排名第二的银河主题策略超过%。之后,市场走熊,年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成为了“亏损王”,排名垫底了。我给大家看它近三年的表现:全部同类基金只,曾经排名第一的冠军基金,既然排到了名,几乎垫底。业绩更是惨不忍睹,近三年的总收益是0.07%,还好没负,比你们当中一部分自己炒股还是好点!其实这样的案例不是个案,年股混基业绩第一的易方达新兴成长基金,以.78%的超高收益傲视群雄,在年却以-39.86%的亏损在同类排名倒数第四。这些排名前面的基金,几乎都是营销需求,吃准你们散户的心理,挑排名靠前的买。你们殊不知,这里也有运气成分在,集中持股,压对了,业绩就好,压错了,业绩就差。而且多半业绩爆发的基金也代表着一个基金经理的风格,冒险,所以压错了,亏起来也是最厉害的。主动管理型的公募基金,大部分有着相同的命运,不能很好地稳定业绩。因为主动管理型基金,取决的因素太多,市场环境、基金经理、行业特征等等。其中的一个不确定就会产生业绩大变脸,今年赚多了,明年亏了,长期看基本跑不赢指数基金。这也是我一直强调大家要买公募基金就买指数基金的主要原因,稳定、踩雷的概率几乎没有。我们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就是:稳定压倒一切!我们再看一下沪深指数的一只增强指数基金业绩情况:近三年收益34%,平均一年11%样子,而同期沪深指数13%,跑赢指数21%,还是相当好的。随着年份越多,排名越好,说明这个基金长期业绩稳定,近一年排名(总),中等还偏下的水平,真的不起眼。如果你看排名买基金,根本找不到它。二年就上升到(总),绝对上等水平了。看三年业绩更是排名在前10%了,排名52(总)。如果你一定看排名,那么请看一个基金10年排名前十名,那么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