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3159.html上一篇说了一只有关消费类行业的基金,今天我们来看下另外一只基金,这只基金的整体表现业绩还是不错的,这只基金的名字叫做——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产品,代码编号()。按照老规矩,先来看下这只基金的基本情况。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出,这只基金成立时间并不是太长,总过才8年多一点的时间,但是整体回报还是不错的,自成立以来获取收益为.60%,折合成年平均增长率为23.4%左右。这个收益率都已经超过巴菲特了,是不是感觉很牛逼的样子。别急,接着来看下这只这么优秀的基金是为什么会获得这么高的收益率的。再来看上面那张图,右下角那个基金评级是不是特别的刺眼,收益率这么高的一只基金为什么评级只有一星?这就得说下晨星评级的规则了,晨星评级是排名指标,不是收益指标。所以对比的是在一段时间内的基金操作水平,这也意味着这个评级代表的是过去的表现,而不是未来的变现,所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另外一点就是基金经理的变动不会影响整个基金评级的延续性,也就说如果基金换了风格,可能不会马上显示出来。那为什么还要看这个指标?主要因为它还能作为筛选指标使用,有些能够穿越牛熊周期的基金还是值得信赖的。既然知道了规则,那么我们就来看下这只基金的一个整体走势,如下图所示:从这个曲线图就可以看出,这只基金的涨幅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一个是14-15年,另一个19-20年,涨幅时间短且涨幅比较大。对于这种涨跌幅度比较大的基金,通常来说评级都是一下天上,一下地下的。果然在年的时候,该基金还被评为基金之王,其规模曾经也达到过多亿。现在沦落到20多亿的规模,也算是印证了基金行业的一句话:大热必死。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基金最好在一个趋势下进行投资,不能作为长期持有的类型。如果要明白曲线的走势为什么是这样,就得看基金经理的具体持仓情况,如下图所示:这些公司可能有些人不太知道都是干什么的,那么可以再看下基金经理在行业的一个持仓比例图,如下所示:这张图就可以看出持有前三位的行业为制造业、信息技术以及房地产。除去房地产行业,其他行业都是属于科技方面的,也就不难明白波动浮动比较大的原因了。不过话说回来,即使这只基金波动幅度很大,但是在和沪深的比较中,还是一直远远胜过沪深的,尤其是在17-18年大盘股涨的比较好的时候还能基本持平,可见在控制回撤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不过看着这个上涨年份,总感觉这只基金和创业板指数的波动很像,于是再调出它和创业板指数的对比,如下图所示:我能说什么,基本上是一样的走势,由此可见这只基金的风格是和创业板很相似的。而且从涨幅程度上来说,这只基金比整个创业板更加的激进一些,不然在15年的时候,整体涨幅不会超过创业板。即使后面跌下去了,基金经理的整体持仓风格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可见该基金的风格还是挺明确的。最后再来看下基金经理的基本情况,如下所示: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变动还是比较多的,但是任职最长的应该是任泽松,也是经历过这只基金从鼎盛走向衰败的元老级人物了,现在的任职经理是杨欢,任职到现在涨幅也有71.91%,还算是个不错的业绩,不过这个时间创业板也基本上翻了一倍,所以不能完全确定是基金经理的实力还是赶上了时候,不过之前它一直和任泽松搭档,投资风格应该相差不是很大,延续性还是有保障的。说完这么多,再来进行下总结吧:(1)这只基金风格偏向于创业板,虽然整体收益虽然不错,但是波动幅度比较大,不适合作为长期投资的工具,因为一般投资者接受不了这种起伏。适合在一个大的趋势下面去做配置,大盘股和中小盘股的切换周期大概在3-4年左右,所以现在这个点正好是中小创的风格,这也是这只基金在最近一年涨幅比较大的原因之一。(2)这只基金的投资风格比较激进,甚至比创业板还要激进,如果要选一只能在创业板风格下面超过指数的,这恐怕是为数不多的一只。(3)基金经理投资风格比较坚守,即使在大盘比较好的那段时间也没有进行风格转移,适合留作创业板投资的后备选项之一。另外,这只基金的规模才20多亿,可见虽然今年创业板涨了这么多,但是远远没有达到火爆的程度,未来创业板在国家扶持之下肯定还会有所收获的。(4)不建议单独持有这只基金,因为整体回撤还是比较大的。最好做好配置,这样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喜欢的话,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