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在上海举行的“上证中国股权投资论坛”,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世安谈到“打造战略新兴产业板,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时表示,上交所战略新兴板建设方案主要有三大核心内容,包括定位、上市条件、制度安排等。
“战略新兴产业板”的新市场主要服务于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可再生能源以及生物科技等行业。上海证券交易所筹划战略新兴产业板已有多年,欲借此将在多年熊市中离场的投资者吸引回来。
随着上交所相关高层在不同的会议中透露与“战略新兴产业板”相关的细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或许意味着战略新兴板已渐行渐近。现在,这个答案已经更加明确了。日前,上交所已向中国证监会正式递交了《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新兴板的请示》(以下简称请示),以下是《请示》原文: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新兴板的请示
中国证监会: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好地支持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行上市,有效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紧紧围绕蓝筹股市场建设,在注册制改革总体框架下,对设立新兴板事宜进一步研究论证,拟定了建设方案(详见附件)。现就相关事项请示如下:
一、背景和过程
年9月,上交所启动了设立新兴板的相关研究工作。同年12月24日,向证监会上报了《关于上交所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的请示》。年4月3日,证监会主席专题会对新兴板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会议要求,上交所对业务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于5月6日向证监会上报了《关于上交所设立新兴板有关问题的补充报告》。
年5月,“新国九条”明确指出,“增加证券交易所内部层次”。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了,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段迈进。
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自助传销,也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设立新兴板有利于拓展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提高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融资效率,从资本市场层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作为上交所市场内部分层的一部分,新兴板筹备工作加快推进。
二、总体思路
(一)功能定位
新兴板是从资本市场层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设立的新板块,重点服务已跨越创业阶段、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同时,新兴板在上市、监管等方面实施差异化制度安排,以适应新兴板上市公司在行业发展、商业模式、公司治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特殊性,更好地发挥新兴板与主板、创业板的差异化功能。
1.新兴板聚焦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上市条件更具包容性,与主板市场互动发展。
主板市场聚集传统行业,市场结构单一,难以适应经济机构调整需要。新兴板聚焦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尤其是这两类企业中国家战略意义明显的企业。其中,新兴产业企业属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国家有关文件明确的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其他创新型企业。同事,新兴板设置以市值为核心且指标低于主板的上市财务标准,与主板形成差异,共同构成上交所多层级蓝筹市场体系。
2.新兴板侧重已跨越创业阶段、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与创业板市场错位发展。
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起草说明,创业板是主要面向自主创新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的新市场。新兴板定位于已跨越创业阶段、经过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设置比创业板相对更高的上市门槛,与创业板市场错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