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电云南文山,一个国土面积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傣、布依等11个民族的地方。境内山区、半山区占97%,人口.7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7.9%。这个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壮族苗族自治州正在经历着怎样的蜕变?
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文山州认真落实民族地区各项政策、措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民族团结一脉相承
12月8日,尽管仲冬时节已经到来,但在文山市新平街道迷洒社区黑卡村,依然暖阳高照,苗寨房前屋后,百年古树簇拥,这个壮、苗、彝多个民族聚居的村寨,显得格外祥和安宁。
听说村里要表演“壮族纸马舞”,今年61岁的壮族老人高友选早早地来到村委会广场上。10时许,由10余位村民组成的纸马舞队在欢天喜地中跳起来了。高友选蹲在广场一旁,一边看,一边为大家介绍着壮乡纸马舞的历史渊源。作为传统文化,纸马舞也被壮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他们认为,纸马舞是团结的象征,能为他们带来幸福安宁的生活。如今,它是一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文艺节目,也因其浓郁的民族特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于民族团结和谐地氛围和厚重的人文特色,黑卡村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这里的“民族团结创建”在正整个文山州村村寨寨中,凸显出了良好的示范性。
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高友选家是村里屈指可数的“大户”人家,他家一共有11口人,老伴是彝族,年过花甲,两个儿子已婚,两个小家庭也各有了下一代。大儿媳妇是个汉族,一个女儿尚未出嫁。然而,这个拥有三个民族的大家庭至今没有分家,一个屋檐下和和气气、其乐融融。
“一家人有三个民族,这在当地不算什么,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生活中,饮食上、习俗上,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通融,都能和谐相处……”高友选说,现在,家里的日子好起来了,但他怎么也不会忘记一个恩人--社区里的彝族干部沙绍祥。
沙绍祥曾告诉他:“你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思想要开窍。别的家庭都能够养猪养牛,你就养不来?别人家都能够把庄稼种得很好、收成很好,你就种不出来?娃娃没钱上学怎么不跟我说?”就是这位社区党总支书记给他以引导、帮助,带他去看别人家怎么搞养殖、怎么种庄稼,高友选深受启发,认为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在最近几年里,他家每年养猪20多头,最多时曾超过30头,仅养殖一项,一年就有4完多元的收入。
现在,高友选一家人住的是一幢两层小楼,宽敞的院子内停放着两辆家用汽车,农具摆放得整齐划一,生产生活井然有序。
大家一起富起来
从一个“后进生”变成了“三好生”,高友选的变化,不是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变化,也是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一个缩影。
高友选在自己富起来的同时,还带领村里其他尚未走出贫困窘境的家庭学技术和发展养殖,带动大家一起致富。目前,高友选还被村民推选为社区监督委员会主任。
苗族妇女王莲珍说:“‘高老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因为他的引导和各级组织给予的好政策帮助了我。”还有村里的蔬菜大户何金奎,总是冲在最前面,带领大家一起通过冬早蔬菜种植增加收入。年末,黑卡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元。
各民族团结一心,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家共同致富。放眼文山州,当地抓住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工程、“一带一路”战略等政策机遇,已争取投入各类项目资金55.5亿余元实施民族团结示范村、兴边富民行动示范村、“沿边三年行动计划”等各类惠民工程,先后实建设各类示范村、民族特色村寨等项目个。
随着一系列项目和资金的投入,文山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实现了改观,村容村貌、生产生活条件、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转变。
各民族手足相亲唇齿相依
在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类似高友选和黑卡村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砚山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该县用民族教育提升民族素质、用民族干部宣讲民族政策、用民族语言沟通民族感情、用民族节日密切民族关系、用民族干部化解民族矛盾、用民族内力助推民族经济的“六用”民族工作法,将民族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县域内高原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三七、烤烟、辣椒、蔬菜等传统支柱产业稳步推进,种子产业、万寿菊、肉牛养殖等新兴产业风生水起,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乡镇、村寨相继成立,新的经济发展格局和产业布局让各族群众有了新的增收渠道。
文山市开化街道永通社区推行“经济互嵌”模式,让社区各族群众共同参与产业发展,随之,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和交流日益增多,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山州,自古以来就是各个民族共同聚居的地区,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手足相亲、唇齿相依的民族关系。”
文山州委书记纳杰表示,在文山,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一直以来,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按照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牢固树立“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围绕“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和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目标,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强基础、谋发展、保稳定、奔小康,通过不断努力,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边疆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完)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