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上方“南阳市侨商联合会”即可订阅我。
产业空间布局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从中央政策层面剖析新兴产业将会成为各地招商的重要对象。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去哪里招引新兴产业企业?这就要求我们至少先对国内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有一定认识。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分布已初步形成。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兴产业较为集中,中部和西部的新兴产业集中度较低。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在物联网、云计算、海洋工程等等领域均有较强实力;环渤海地区汇聚了大量科教资源,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领域有较快发展。西部地区形成以电子信息、光电子、硅基新材料等为主导的新兴产业格局;珠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领先,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具有特色优势。
一、各地均将新兴产业作为重点产业选择,但过分重视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
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占到GDP的8%左右,按GDP保持7%的增速算,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为4.5万亿元。而根据我国31个省(市、区)的规划,各地新兴产业均将以高于国家规划增速(20%)的速度增长,部分地区还提出了30%以上的增幅。到年,我国各省(市、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总和将超过9.5万亿元,为国家确定的规模的2.3倍以上。
图1我国新兴产业总体格局
二、各地新兴产业呈现随机分布特征,产业趋同化十分严重。
借助Moran指数对产业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领域中,只有新能源产业的检验P值小于0.05,显示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初步判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随机分布特征,存在潜在的趋同化风险。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即区位优势相近的地区在选择产业方面五花八门,反映了各地区选择重点时具有一定盲目性。
图2节能环保产业四分位图
图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四分位图
图4生物产业四分位图
图5高端装备产业四分位图
图6新能源产业四分位图
图7新材料产业四分位图
图8新能源汽车产业四分位图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不明晰,产业选择与区位优势结合不紧密。
通过Moran指数分析一省产业与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关系。只有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能源产业的P值0.05,在空间上存在双强的正相关性。在节能环保领域,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呈现出空间相关性;在高端装备领域,四川、重庆存在空间相关性;在新能源领域,新疆、青海存在空间相关性。存在空间相关性表明,某一地区以某一产业为发展重点,其周边地区也以其为发展重点。
图9显著性强的产业空间集聚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怎么治疗皮肤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