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临湖打造原乡园艺特色小镇

年9月

位于苏城西部的吴中区临湖镇正式设立

这个由原来的渡村镇和浦庄镇合并而成的小镇

东西两面濒临太湖

如同镶嵌在环太湖带上的一颗珍珠

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

十年来,尤其是在最近的五年里,

临湖镇依托“原乡园艺”的精准定位,

翻开了富民强镇、城乡协调、文明和谐的华丽篇章。

第九届江苏省园博会的顺利举办,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集聚,镇村集体经济的飞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临湖地区生产总值从29.5亿元增加到5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元增加到元,一个环太湖生态文旅产业的特色小镇雏形渐成。

农旅融合“太湖新村落”形成13公里“绿色长廊”

临湖镇区域面积5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1.2%,医院、教育、文体中心等各类生活配套设施齐全。

今年,临湖的“重头戏”当属第九届江苏省园博会的开幕,为期一个月的展会吸引了中外游客万人次。园博会闭幕后,占地公顷的展园经过一阶段的调整后继续对外开放:7月9日,在苏州园基础上改造提升而成的沐春园正式开园,在保留原本标志性建筑的基础上增加各类公共配套设施设备;9月28日,园博园主展园再度亮相,“十一”期间吸引游客22万多人次。

“作为东道主,临湖承载着整个园博园周边环境整治提升任务。为此,我们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将全镇的面貌整体升格。”临湖镇党委书记顾强说道,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民房改造、新建修复道路、新增绿化面积、雨污水网改造、退塘还田、节点式景观营造、环境综合整治等等。年,该项目共涉及7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惠及农户户。

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很多原本封闭的小村庄焕然一新:田间小道改成了双车道,屋前的空地改造成了停车场,沿马路的民宅“变身”成为农家乐……这些标准化的改造也吸引了不少自驾游客的目光,他们在沿途欣赏湖光山色的同时,感受“太湖新村落”的变化。

“太湖新村落是临湖镇对环太湖观光旅游的一次尝试。我们将几个沿湖自然村统一改造,依托环太湖大道形成了一段13公里的‘绿色长廊’。这里有农家乐、主题民宿、特色咖啡屋等配套,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顾强介绍,“绿色长廊”覆盖了西洋河泾、东塘、西陆舍、柳舍和吴舍5个自然村,目前均达到了“美丽乡村”的康居村标准。

产业集聚

临湖装备制造园亩均税收12.1万元

由于临湖镇全境地处太湖一级保护区,西北部紧靠太湖饮用水源保护地,对于产业的开发有所限制。为此,当地政府选择了低污染、竞争力强、可持续提供稳定税源的装备制造产业作为镇主导产业。同时,对于传统的羊毛衫产业,临湖镇也积极采取措施,助推其转型升级。

作为稳民、富民的利器,羊毛衫产业是临湖的传统产业,形成了以万丽、飞昵长马为代表的多家毛衫企业产业规模,年产值超30亿元。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当地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针对镇内多数毛衫企业以加工为主,深加工能力差、产品效益低下,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临湖镇打造了渡村羊毛衫商业街,并在此连续多年举办“渡村羊毛衫文化节”,还通过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借助万丽等已在电商平台上开店推广的优秀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电商+体验店+旅游”的临湖毛衫营销模式。

临湖装备制造产业园是临湖镇重点打造的项目,以东山大道和浦庄大道的交界点为圆心向外辐射,规划总面积亩,年被市政府评为苏州市战略新兴产业“吴中区·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园内路网、供电、供气、供水等基础设施完善,目前成功入驻三基铸装、宏晟锻造、凯尔博机械、中固精密机械等企业30余家,其中,腾冉电气、声威电声、明东电器先后在“新三板”挂牌;安捷包装、佳达金属、逸风电子进入“新三板”挂牌辅导。“十二五”时期,产业园累计实现总产值.8亿元,税收14.1亿元,亩均税收达到12.1万元。

截至年,临湖镇获批国家高新企业10家,省民营科技企业22家,高新产品个;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件,其中发明专利件;引进姑苏领军人才1名。这些优秀的企业入驻也为临湖镇村集体带来丰厚的收益,镇村两级拥有标准厂房合计达61万平方米。

五年来,镇级集体资产总额从7.34亿元增加到13.75亿元,净资产从5.75亿元增加到12.13亿元,分别增长了87.33%、.96%;村级集体资产总额从7.95亿元增加到19.2亿元,增长.51%;村均稳定收入从万元增加到万元,增长93.06%;收入超千万元村从4个增加到6个,新增采莲、牛桥两个村。

智慧农业

1.3万亩高标准农田 将实现“产销一体”

23公里湖岸线和余亩环太湖生态保护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塑造了临湖农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同时也拓宽了临湖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的前景。

作为一个农业重镇,合理的农业产业布局首当先行。“以前的农田大多分散在农户手中,不仅形状不规则、利用率低,而且还夹杂着不少鱼塘和蟹塘,对周边环境也有污染。”顾强说,通过美丽村庄整治以及政策引导,7个行政村的鱼塘蟹塘全部退租还田。目前,全镇水稻种植达亩,夏熟作物种植小麦超亩,蔬菜种植面积达0亩,果品种植亩,水产养殖达亩,苗木种植达亩。

为了落实我市“四个百万亩”规划要求,今年,临湖启动了“吴中大米”原产地区域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涉及界路、东吴、陆舍、石塘、前塘、石庄6个行政村,总投资约1.6亿元,项目规划面积1.3万亩,预计11月份水稻收割后就可以全面改造。

顾强介绍,该工程是对传统农田进行标准化、生态化的升级改造,建设道路、沟渠、闸站、泵站、桥梁等基础设施,配套烘房-碾米-包装流水线、农机库、智慧农业管理中心,依托部署在农田的各种传感器,监控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对农业的智能监测、智能预警、智能灌溉,并结合专家在线指导及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智慧农业的实施,打破了老农业传统的灌溉体系,可减少人力成本,较好地改善了肥水流失、水土资源浪费问题。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可旅游、可体验’的现代化生态农业。”顾强说,届时,临湖镇水稻总面积可达到1亩,将成为吴中区水稻种植第一大镇,占全区水稻种植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吴中大米”也将申报中国地理标志商标。临湖镇将实现水稻生产-加工-销售-品牌产业链的完美衔接,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

本文来自:10月13日

苏州日报头版

《临湖打造原乡园艺特色小镇》

置顶功能开通啦!大家好,如果不想错过吴中发布的更新,记得将“吴中发布”设置为置顶哦,方法很简单,点“吴中发布”右上角的那个灰色小人,进入后点击“置顶







































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
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ys/7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