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许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计划(—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年9月22日
许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计划
(—年)
为加快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中国制造许昌行动纲要》为引领,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扩大工业规模、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在做大做强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等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技术优势,建设重大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大幅度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
二、总体目标
到年,重点培育的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几何级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形成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再生金属及制品、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三、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根据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立足我市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成套装备,加快建设工业机器人暨智能制造产业园,推动我市装备制造向高端化发展。
——工业机器人。引导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的机器人企业开展战略合作,通过引进、合资、合作等方式,提升工业机器人制造水平。鼓励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对传统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应用示范项目,逐步扩大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领域。形成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系统集成、产业服务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和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轨道交通装备。围绕轨道交通的电力需求,发挥我市相关企业技术优势,加快智能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扩大与轨道交通配套的电机、变压器、牵引供电等产品产业化规模,巩固国内领先优势。
——智能终端。强化集成电路的设计优势,突破高端通用和专用芯片制造技术,推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智能终端产品和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的本地化生产。
——成套装备。支持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万里路桥集团德通振动搅拌总装与产业化、森源重工年产辆全液压混凝土高压泵车、远东传动轴公司汽车传动轴高端智能化应用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研发生产新一代农机装备、等速传动轴等成套装备,提高装备高端化、成套化水平。
(二)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新能源装备,加快智能电网产业园、光伏发电产业园的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能源互联网。重点发展能源路由器、能源交换机、分布式能源收集系统等关键设备,突破分布式发电、储能、智能微网、主动配电网等关键技术,构建智能化电力管理平台,逐步建成开放共享能源网络,打造城市能源互联网示范标杆。
——智能电网。建设安全高效的输电网和可靠灵活的配电网,提升柔性控制能力,打造智能用电体系,提高智能调控能力和电网智能化水平。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能电网成套装备研发、制造和服务基地。
——新能源装备。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核电站等装备及零部件,提升风电机组、光伏逆变器、核电站等专用、配套设备的综合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发展,建设国内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新能源发电。重点建设地面光伏发电站、风电场、生物质发电场,集中建设一批20兆瓦以上光伏发电站项目和风电场项目。鼓励建设自发自用自管的太阳能屋顶发电,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充电设备,加快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建成中西部地区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基地。
——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以“纯电驱动”为主方向,支持企业在轻量化车身、电机、电控系统、整车集成、关键零部件等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加快森源集团的年产20万辆纯电动汽车及50万套关键零部件等项目的建设,大力发展家用、商用纯电动乘用车及行政执法、巡逻消防、观光游览、市政环卫、物流服务等专用电动汽车。形成涵盖高低速乘用车、专用车整车制造及关键部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动力电池。支持黄河集团新能源动力锂电池等项目建设,加大对动力电池数字化制造成套装备的支持。加强与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引进具有国内领先技术优势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项目,提升动力电池制造水平。
——充电设备。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智能充放电、充电桩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推动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及装备研发生产。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在住宅小区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停车场等布局建设充电设施,满足日益增长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需求。
(四)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中医药、生物技术药、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加快建设禹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园、许昌县精细化工园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中医药产业园、长葛市生物医药产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以中医药为引领,产业特色鲜明、竞争优势突出的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中医药。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挥中药材传统优势,开发推广青蒿素等中医药新产品,扩大中药材交易规模,建设以禹州、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核心的中医药产业集群,形成集种植、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链。
——生物技术药。支持优势企业大力发展药用氨基酸等生物药物,推进与国内外医药企业的战略合作,集中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医药项目,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化学药品与原料药。支持本土企业发展高附加值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加快向特色原料药及制剂转型升级。建设以许昌县为核心,长葛市、魏都区、东城区联动发展的特色化学药、原料药产业集群。
在培育发展四个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继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新一代新兴技术及应用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物联网、电子商务,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超硬材料、纤维材料、石墨烯,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再生金属及制品、节能装备。密切白癜风小偏方昆明儿童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