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市功能区布局和城镇化发展框架,梳解城企关系,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
五个基本目标——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占全省比重和园区工业占全市比重得到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
六大重点任务——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改造提升和梯度转移并行,集聚发展与扩散辐射并重”的原则,通过对生产要素配置的有效干预,提高产业空间集约化利用程度,建设产业链完善、创新力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构建与工业化进程相吻合的空间均衡发展格局按照区域主体功能,结合产业发展基础,顺应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阶段需求,以圈层式梯度发展为主要模式,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推动形成中心辐射、2013新兴产业有哪些圈层互动、区域融合的“三个圈层八大集聚区”工业总体发展格局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功能集合构建、资源集约利用”的发展理念,以开发区扩区和空间整合为契机,推进开发区产业布局优化,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构建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的绿色工业体系,推进资源消耗减量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企业生产清洁化和区域工业生态化深入实施行业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构建适应传统产业新型化要求的“自然资源—产品和使用—再生资源”闭环式循环型工业发展模式全面实施能效对标活动,探索低碳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节能管理、节能监察、节能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管理体系,促进低碳节能发展以工业污染全防全控为切入,加快构建传统工业与新兴产业共生互补、互为耦合的工业生态化网络体系
转变增长动力,深化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抓好“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工作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坚决淘汰低端、落后产能,注重提高高端产能供给效率,促进产业加快升级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太原制造”向“太原创造”的跨越抓住宏观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打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电力价格和物流成本等“组合拳”,帮助企业寻找新的新型农业产业链增长点和盈利空间
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新兴产业项目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55%以上,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75%;装备制造业占比达到50%以上
持续发展基础得到夯实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国家和省约束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绿色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整体水平处于全省领先,信息消费年均增长20%左右,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两化融合主要指标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信息技术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建成省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8家,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增加60家以上
转变发展导向,着力推进“五大融合”坚河北新兴产业定不移地贯彻“五大理念”,建立统筹协调、开放包容、良性互动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是推进两化融合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以信息技术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二是推进产业融合加速产业从技术到产品、业务、资本、市场的融合进程,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提升产业上下游配套功能,搭建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三是推进军民融合发挥市内军地两用企业和人才优势,建立国民经济动员产业协调机制,打造融合平台,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四是推进产城融合五是推进区域融合打造开放型工业经济新格局,鼓励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京津冀、环渤海企业互联互动,建设“太原-晋中-吕梁”“太原-阳泉-忻州”工业协作发展区,加快辖区内开发区九大新兴产业与县区之间融合发展,建立区域工业经济融合发展新格局
转变发展路径,提升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互联网+”行动,实施信息产业、信息消费“双千亿”工程,加快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信息产业结构,努力实现网络、应用、技术和产业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工业领域加快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工业智能化,加快高耗能产业智能化改造,推进“太原制造”向“太原智造”转变
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坚持培育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并进,充分发外国新兴产业挥比较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向清洁化、集约化、新型化迈进,推动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激发和生成产业发展新动能,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树立“集约招商”理念,谋划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提高投资效率,优化投资结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三个千亿级特色产业基地,全力打造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绿色食品三个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坚持高碳能源低碳发展、黑色能源绿色发展的思路,抓住山西建设煤炭清洁利用基地带来的机遇,推进煤炭、煤层气、煤化工等产业技术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载能工业,加强对冶金、焦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促进能源工业与高载能乡镇新兴产业产业互动发展
聚焦山西 综合编辑 记者3月21日从市经信委获悉,我市“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将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结构优化、集聚集约、开放创新、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以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为主线,以大企业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约化发展为模式,以信息化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由重转轻”,发展方式“由粗转精”,着力推动工业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白癜风患者如何穿衣谁知道北京那家医院的皮肤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