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铜川市休闲农业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经历了以农业观光旅游为主要形式的早期萌芽阶段和以观光为主、以观光乡村和休闲农业园为主要形式的初期发展阶段以后,现已步入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综合功能拓展的中期规范经营提升阶段
抓好“三个创建”,强力推进休闲农业上台阶为了示范引导和宣传推介休闲农业,近年来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创建休闲农家明星村、创建星级休闲农业企业(园区)和创建休闲农业示范县的“三个创建”活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层层把关申报,先后在全市评选出了2个省级休闲农家明星村,同时,按照农业部在全国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点星级评定活动要求,在全市摸底推荐的基础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上,推荐照金现代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园参加全国星级评定活动,推荐新区陈坪村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认真搞好规划,引导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发展2010年,立足市情进行深入调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铜川市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铜川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产业目标、规模目标和空间目标依据规划,遵循“可持续与和谐发展”理念,依托铜川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乡村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现代农业科技和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等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产业融合、集聚示范、五化推进、转型升级、文化彰显、国际品牌”六大战略,重点推广休闲农业产业园、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园、休闲农业示范县、休闲农庄、休闲农家五种模式,强力推进全市休闲农业产业富国新兴产业化发展,打造新时期农业发展新业态,铸造铜川农村发展的引领型战略产业同时,坚持农业与休闲产业的融合,不断丰富和拓展休闲农业的综合功能和文化内涵,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
起步较晚,发展较快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回归田园,崇尚绿色,健康养生的理念不断增强
浏览器不支持嵌入式框架,或被配置为不显示嵌入式框架
着力打造品牌,全面提升铜川休闲农业美誉度铜川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闻名遐迩,自然生态类型丰富多样,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铜川市因地制宜,凸显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陕西独特的文化、民俗、生态和特色农业物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陕西休闲农业品牌从做好规划设计、完善发2009新型产业展基础、健全管理体系、改善服务设施,做好宣传推介等方面入手,实施“以奖代补、以奖代投”政策,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初步形成了以申河湿地、照金牧场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产业园、以马咀、陈坪村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产业示范村、以孟家源桃花、宜君玉米梯田为代表的休闲农业美丽田园,休闲农业呈现出多种发展态势
规模扩大,效益显著铜川市的休闲农业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具有农业观光、科普教育、农事体验、农特产品销售等功能的休闲农业园区6个;以农林牧渔生产、加工、经营为基础,能独立开展农业一、二、三产业经营活动的休闲农庄15个;直接从事餐饮住宿接待户达30户以上的休闲农家专业村4个
图片报道精选
浏览器不支持嵌入式框架,或被配置为不显示嵌入新型产业式框架
近年来,铜川市结合当地实际,将打造休闲养生城市,实现资源性城市转型作为富裕农民、改造农业、建设农村的一项战略产业来培育,休闲农业开始全面启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格局拉大,模式多元目前,全市已形成以新区为核心、以耀州和印台为两大辐射区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个,中国美丽田园l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家明星村2个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逐渐呈现多元化,休闲农业产业园、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园、休闲农庄、休闲农家等多元化发展模式相继出现休闲农业在经营主体、产权体制、运作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呈现出差异化发展态势
更多
休闲农业成为铜川新型战略产业市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产业带动,就业增加目前全市范围内有农家乐经营户400余户,直接从业人员8636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7907人,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1500元,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25%2014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突破232万人次,年营业收人2.5亿元,实现利润6138多万元休闲农业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最新动态
2015年09月28日 09:35来源:铜川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字体: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