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重点

(四)推进电子信息产品及服务发展

(一)强化创新推进工作机制

二、基本原则

(四)加强管理,严格评估

附件:略

(一)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政府、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

《铜陵市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实施方案(2014—2018年)》业经市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到2018年,大幅度提升信息技术在工业制造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度与深度,重点骨干企业实现向集成创新转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电子信息产品与服务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两化融合”发展七大新兴产业有哪些水平指数达85%大中型企业现实集成化企业达80%,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比例达80%,创建3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培育50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实施200项“两化融合”重点项目

铜陵市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实施方案(2014—2018年)

(二)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

围绕我市铜产业、化工、装备制造、建材、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的重点企业,引进或改造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工艺装备,推广实施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系统(fcs)、先进控制系统(apc)、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等控制技术和设备,显著提升工业智能化制造水平健全“两化融合”指标体系,开展企日本新兴产业业“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组织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对标管理,强化培训交流和咨询服务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将“两化”深度融合放在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战略位置,把握最新的技术产业发展潮流,着力推进智能制造、互联网工业、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的应用;着力推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领域的应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着力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创新企业服务,推进中小企业“两化融新型产品合”进程着力推进新型产业组织模式,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通过“两化”深度融合提升区域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铜陵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推进生产制造工艺智能化

建立全市中小企业综合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服务、供求信息、商业合作等服务;借助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建设,建立面向行业、产业链、园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iaas、saas、paas模式服务;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集成与协同;鼓励支持企业联合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立各种针对性、专业性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新型第三产业;支持本地电信服务商、it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信息化服务

将“两化融合”作为“智慧铜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亮点工程重点推进将“两化融合”纳入智慧城市建设考核体系,设置时间节点,对各县区、部门进行目标考核开展“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制定评价标准,探索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全面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

五、保障措施

四、工作重点

(三)推进工业与互联网融合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2014年9月8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国家工信部《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新型化产业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精神,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为手段,全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健全有利于“两化”深度融合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强化投融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投融资长效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金融机构对列入国家和省、市有关“两化融合”示范项目,优先给予信贷配套支持;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对示范项目、重点项目、重点产品给予支持,区县项目本级财政按照1:山西省七大新兴产业1做好资金配套,形成市、区县联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全面落实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中发生的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各项优惠,如:研究开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所购置的专用设备享受摊入管理费、加速折旧等

(三)立足产业,强化应用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面向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业协同、节能降耗、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强先进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促进信息化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各领域、各环节的渗透与融合

(二)突出重点,注重特色以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为基础,分区域、分行业实施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效益、有亮点的试点示范项目,以点带面、逐步展开,形成具有铜陵特色的“两化&rdq近几年新型产业uo;深度融合发展体系

紧跟“工业互联网”这一全球工业新浪潮,将实体工业与虚拟网络结合,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在行业中的应用,开展企业间的网络协调制造,支持制造业企业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提高供应链协同水平,支持面向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鼓励建设专业性b2c、b2b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探索众包模式

(五)推进节能减排与安全生产信息化

市经信、科技、教育、人社、行业协会等部门、社会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对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进行多种形式培训;支持我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两化融合”人才实训基地;加强对具有行业应用背景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开平区新型建材产业园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基础的管理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专业人才库;组织企业间相互学习交流与外地考察;建立“两化融合”专家咨询系统与信息交流平台利用各种渠道开展“两化融合”知识普及与宣传活动,营造“两化融合”氛围

(二)建立多元化试点示范体系

按照“典型示范、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总结和推广“两化融合”的成果和成功经验,建立多元化的试点示范体系继续开展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园区与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在铜产业、化工、电子、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开展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工新型城镇化 旅游产业作;在循环经济、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现代物流等领域开展特色示范项目工作

一、总体要求

进一步延伸扩展电子信息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新型电子新材料产业,支持铜箔、覆铜板、pcb、高导铜材、新型电子薄膜、通讯光纤、超细铜线等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培育软件外包、电子商务、现代物流、3c应用产品、动漫创意、云计算等新兴信息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龙头电子信息企业落户铜陵,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水平与规模

三、发展目标

(六)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在大中型企业全面推广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系统,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规范业务流程,降低企业成本推广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商业智能沈阳新兴产业(bi)等现代管理系统,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年耗能10000吨标煤以上的耗能企业全部建设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ms),集过程监控、能源管理、决策分析、能源调度为一体,提升节能降耗水平建立全市统一的工业能源智慧管理中心,对我市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能源实时监控、系统分析与统一调度管理,提高综合节能、系统节能的成效在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矿山等行业的重点企业中,加快建设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安全信息管理分析、安全生产动态监测监控、安全隐患预警、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安全环保健康(hse)、高危工业产品运输监控等信息化建设,并逐步在中小企业推广使用

(四)打造“两化融合”支持服务平台

(三)加大政策2009新型产业资金支持力度


白癜风的症状图片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ys/1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