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市场拥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354家,占比达73.1%,形成了聚集效应
证券时报记者从沪深交易所获悉,今年以来,战略新兴产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较高、同比提升,在推动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壮大与发展方面,证券市场展示出了有效的价值发现和融资功能
浙商证券分析师戴方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亮眼;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产业盈利能力突出,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营能力鹤立鸡群,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净利率翻番、净资产收益率大幅提高,新材料和新一新兴产业特点代信息技术产业现金流表现最好
戴方表示,通过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可以为推进经济转型、战略新兴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根据国家战略定位,七大新兴产业是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确定的领域,包括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不仅如此,科技与资本融合也在不断深入,截至2014年底,创业板共有64家公司具有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背景,在职员工入选“千人计划”创业人才的公司共31家,涉及人员共41人,其中涉及董监高17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5人此外,创业板公司与高校开展紧密合作,通过公司出资金、高校出人才的方式共同开展研究,真正实现研究方向2009新兴产业有的放矢,研究成果产生价值同时,创业板战略性新兴公司也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吸引并留住人才,共有14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授予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10.6亿份,涉及员工2.2万人通过建立利益捆绑机制,上市公司与人才实现了同甘苦、共进退,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留不住高端人才的尴尬
业绩逆势上涨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与此同时,深市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业绩增长强劲中小板767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万亿元,平均营业收入13.69亿元,同比增长9.60%;实现净利润782亿元,平均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29.13%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上半年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4.52亿元和0.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33%和25%,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在融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规模方面,作为市场发展的新兴动力,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吸收投资的能力也不断增强2015年上半年,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业、专用设备等新兴行业吸收投资的增幅,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倍以上相关公司的资产投入也不断扩大,经营实力不断增强,如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的资产投入增幅均达到30%以上,超市场平均水平,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
发展后劲足
多层次资本市场成战略新兴产业发动机
根据上述产业统计,沪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7万亿元,实现净利润525亿元,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增速高于上市公司总体水平同时,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456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相关重点产业业绩表现良好,例如,电子设备制造业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动力,2015新兴产业净利润增长速度达到39.40%,超过沪市整体水平
在全球经济调整分化和国民经济“三期叠加”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新的增长中枢和新阶段的经济平衡尚待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沪深交易所的统计数据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强化创新驱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在研发方面,无形资产比上年同期增长23%,高于沪市15%的总体水平,创新驱动效果也正逐步显现同期,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引领下,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创业板公司上半年平均研发投入2532万元新型高科技产业,研发强度达5.65%204家公司拥有国家火炬项目,62家拥有国家863项目,对自主创新的投入使创业板公司保持了较强的盈利能力,毛利率长期维持在35%左右,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白癜风患者春天护理要注意哪些方面白癜风患者适合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