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说书先生说改革
上交所手持尚方宝剑,削铁如泥,遇佛杀佛,从11月5日正式宣布,到3月18日开始受理申报材料,中间还隔了个年底春节,用三个月的时间即完成了一个新兴板块的全部准备工作,进展神速。
这真是应了我们新三板读书会另一位“领读导师”刘平安博士的话,中国的事,新三板要好起来,只要大领导发话,不用三年,三个月就能好起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没错,不过在中国只需要三个月!这就是体制的优越性。
我们新三板读书会早就闻到了这股气息,所以在春节假期归来后,就组织新春第一次线下“悦读”沙龙,就邀请了资本市场的专家,联讯证券彭海彭总为大家进行解读。彭总是我见到的最早对科创板形成整体研究报告的研究员,自最高层提出将要设立科创板以来,彭总带领团队对科创板的发展逻辑、制度设计提出了诸多的看法和形成了诸多的研究结论,广获赞誉。
我们此次的“悦读”沙龙,应该是开春后全国第一次关于科创板的研讨会,得到了诸多朋友们的积极响应,本限定于20人的闭门交流会,最终来了30多位朋友,还有几位因时间冲突未能参加。
今天我们就把彭总讲座的内容,简要的分享给大家。
相关文章:
1、快评
上交所增设科创板对新三板的影响分析
2、点评
没有散户,科创板如何风生水起?
3、上证
三足鼎立,多元化资本市场格局已现雏形
4、点评
新三板趟路,科创板截胡?
5、据说
精选层的可能方案
6、科创板,真正体现了中国特色!
科创板:市场改革先锋
新兴产业如虎!
彭总的讲座主要讲述三方面的问题:一、对资本市场有何影响;二、投资如何把握;三、企业如何选择。
1市场有何影响?首先看文件官方说法。《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资本市场对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推动高质量发展。深交所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创业板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服务于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以成长型创业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重点支持自主创新企业。
主要描述完善了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这个基础制度包括:市场化的发行机制、强化信息披露、完善交易制度、建立高效的并购重组机制、严格实施退市制度。需要看到明确不是全面改革,目前是试点。为后续改革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所以意味着未来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都会往科创板基础制度靠拢。
对于市场表现方面:
一、上市标准量化测算,按照前四项标准,我们对近两年上市(上市日期为.01.01至.01.08,下同)的创业板企业进行了筛选,得出:同时符合科创板四项标准的创业板企业共3家、同时符合三项的有36家、同时符合两项的有35家、符合一项标准的有70家,合计共家,占近两年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总数(家)的96%。但是从数据看来,大多数企业所符合的都是更偏重于盈利要求,符合偏重于研发和市值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实际的门槛把标准提高2-3倍,符合要求的20%。所以跟创业板不会完全竞争。
二、市场表现,参考年10月30日第一批在创业板上市的28只股票上市,资本市场的表现均比较好。之后有调整,但年6月1日起正式编制和发布创业板指数,一些指数化产品出来也带来了一波市场表现。所以总体来说市场交易活跃度来说有较好,当然这里面我们先没讨论今年整体的基本面,纯市场活跃度。
三、A股近期的大幅上涨和年初我们判断春季行情将至,行情演进符合我们预期,未来行情将向第二个平台演进,有以下一些可能的催化因素:A)外部环境:“美联储看跌期权”让美股得到修复,接下来会迎来增长放缓再确认过程。中美经贸谈判向积极方向发展,外资的信息优于国内。(B)国内宽信用政策:领先指标:社融增速回升、信用利差缩窄。C)资金面较为有利:年超亿外资净流入,未来5-8年达4万亿。结合年的宏观经济,我们预判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制造业一季度见顶、房地产投资下行、基建虽然反弹,但债务高压监管下有压力等因素。经济依然具有下行压力,但整体市场活跃度会提升。所以可能会波动比较大。
2投资如何把握?年上交所统计年鉴,自然人投资者85%的是不到50万的,年市场下行,所以总人数会少于这个。但是参考三板的万门槛及市场反应,短期市场有赚钱效应,资金会追捧,会带杠杆夸门槛的也有。50万以下的可以参与认购机构产品。但是从科创板的定位来说,需要投资人:专业性要求的提升(早期阶段,很多波发行是在未来,投资难度加大);耐心的持股(公司从前期经营到稳定获利需要一个过程,包括市场打开,从买入到最终兑现需要更长的时间成本);超额收益(这里需要强调,科创板会打破国内的估值体系,目前多的PE、PB估值,但是这些估值方法在高成长的企业很难精准定位。我也是导了一下最新报告期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的公司,可以看到估值普遍高于同行业,如果是行业龙头,那行业40倍,这个公司给50还是60,这不是简单的PE能解决的。所以数量的变多以及估值方法多样)。
3企业如何选择?首先前面提到的标准,能上的企业肯定优先考虑科创板,毕竟是国内的高配。至于不能上的就找精准定位,科创板、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各自定位。新三板就是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场所。但对于企业来说既然登陆资本市场就需要了解资本市场的环境,再谨慎选择。
从国际上市比较来看,国内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市场,GDP起码还是6%以上的增长,估值还是高于美国和香港。两个趋势需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