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m.39.net/pf/a_4305593.html
PhotobyErikMcleanonUnsplash
《金证研》沪深金融组时风/作者苏果洪力/编审曾几何时,有这样一只发行于年,规模一度冲上四百亿元的基金,然而12年后其规模只及当年的十分之一,累计净值也遭遇腰斩,这就是中邮核心成长。而中邮核心成长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也正是中邮基金公司的一个缩影。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将一家基金公司的命运系在一位明星基金经理身上或者重创成长股都是不靠谱的事情。在前任总经理不幸离世之后,公司董事长曹均和总经理孔军决心一改公司投研体系和投资策略,从此任泽松时代落幕。而在积重难返以及规模大降业绩大跌的情况下,要让投资者对公司重拾信心,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规模缩水净值腰斩中邮核心成长巅峰过后是“熊途”《金证研》沪深金融组了解,中邮核心成长混合,成立于年8月17日,年是中国股市最疯狂的一年。年8月13日,中邮核心成长混合首发便吸引了超过亿申购资金的追捧,最后以.57亿份的份额成立。在明星基金经理彭旭的管理下,到年12月30日便达到.08亿元的峰值。在中邮核心成长和中邮核心优选(年9月成立)的合力助推下,中邮基金的规模在年末第一次到达巅峰,为.13亿元。只是这种巅峰的惬意并不能享受多久,年A股开始股灾,大盘高位跳水,从此开始股市漫漫的“熊途”。受股灾的拖累,中邮核心成长混合的管理规模在到达顶峰后,开始逐年缩水,一直到年6月30日,基金规模仅为48.76亿元,仅为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截止到年8月13日,单位净值为0.,累计净值为0.,成立12年来以来的复权净值增长率为-43.86%。面对年上半年这波涨势,中邮核心成长混合的业绩欠佳,涨幅远远落后于同期同类和沪深。其近6个月、今年来、近一年的涨幅分别为2.48%、12.46%、-2.31%。而同期同类的涨幅分别为13.27%、19.55%、10.02%。同期沪深的涨幅分别为7.91%、21.76%、8.12%。从该基金历年的年度表现看,涨幅明显的时期都是整体A股市场大幅上涨期间,比如年金融危机过后的流动性宽松时期的年,以及和年,除此之外,这只基金在成立12年里,几乎无吸引力。不过这只基金经历的基金经理也实在够多,然而在发行时打着投资总监名号的彭旭仅管理了天就离任了,随后的盛军从年2月份接手就遭遇金融危机,当年业绩暴跌60.32%,大于同类产品平均跌幅47.84%。虽然在年,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护航下,股市大幅反弹,该基金也趁势上涨了77.8%,不过这只是昙花一现,随后该基金进入4年的熊途。时光来到年,同样在连续两年的牛市中,中邮核心成长混合才有了明显上涨,年涨幅为38.8%,年涨幅为49.77%。此后又再次陷入持续下跌中。而年是个值得一说的年份,当年价值股绩优股单边上涨,而该基金却在上半年重仓中小创板块,前十大重仓股中有超过半数都是成长股,仅仅在三季度出现了家电、白酒等几只价值投资的标的,谁想在四季度白酒股又被换成了周期股,在市场全年上涨的情况下,该基金却下跌了8.4%。明显的是,该基金只有在历史性爆发行情中才能跟随市场整体而出现业绩上涨,其余时间则都陷入亏损中,根本无从谈及穿越牛熊。而这一年大多数时间都是由三位基金经理在管理该基金,分别为邓立新、刘田、纪云飞。其中邓立新在中邮基金任职基金经理已经6年多,并且是公司的投资总监、邓立新投资工作室总负责人,不过此后就离任基金经理了。刘田和纪云飞的管理经验为3年多和2年多,不过刘田也从年10月份离任了中邮核心成长混合的基金经理职位,目前只有纪云飞一人管理该基金。而从其独自管理的业绩表现看,也仅仅为9%,这还是在今年股市强烈反弹的情况下,不过截至8月13日的年内收益也才12.46%,已经远远落后同类均值。虽然纪云飞今年并没有明显投资成长股,但从前十大重仓股情况看,除了中国平安、中国太保这类保险股以外,房地产、航空、海运股就是重要的配置方向,以及个别科技股,行业上较为分散,虽然在目前震荡市下可以减小波动,但对于经验尚浅的纪云飞来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