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的议案,明确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要求,调整适用现行《证券法》关于股票核准制的规定,对注册制改革的具体制度作出专门安排。
据了解,根据决定,注册制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务院作出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决定自明年3月1日施行,期限为两年。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监管制度的重大变革,其核心在于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既要解决好发行人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问题,又要规范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防止政府部门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注册制改革绝不是简单的下放审核权力,而是监管方式的根本转变。实施注册制以后,对股票发行审核的理念和方式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审核的重点在于信息披露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不再对企业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作判断,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负责。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信息披露的审核把关要求会更加严格,对于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和打击会更加有力,对于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措施会更加有效。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我国缺少经验,需要通过实践探索积累经验,可以为下一步《证券法》的修改完善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证监会主席肖钢在听取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意见时指出,在股市异常波动之后,《证券法》修订推迟,国务院可能采取法律授权方式出台意见解决,全力以赴明年三月注册制要有结果;先放发行节奏,后放价格;缩短发行流程(3到6个月),给企业明确预期。
那么,注册制将给股市、创投、行业等产生什么影响呢?光大证券从中国台湾、美国、日本等资本市场为例,研究了注册制的重大影响。以下为研报的部分摘选内容。
一、对中国股市短期影响
对中国历次IPO重启分析,可以大致判断在标的资源供给增多时,股市的波动情况。自年起,中国一共经历了8次IPO暂停和重启,重启持续时间也逐步在拉长,分析历次IPO重启前三个月,重启首月和首半年的涨跌幅、区间涨跌幅可以看到,IPO并没有明显对股市产生一致性的涨跌影响。前三个月重启前,市场波动相对增大,重启后市场整体仍然沿着自身的经济趋势在变化。
参考中国台湾模式,首次在两种制度并行的情况下,在制度推行前三个月市场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反应,但通过3、4个月的消化,推行之后三个月就迎来了一波非常大的行情。之后再次改为单一注册制时,市场对新制度已基本不存在负面反应。
二、对中国股市长期影响
1、壳价值的影响
上市需要漫长的排队和繁琐的审核流程,使得上市资格的稀缺,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A股市场存在着独特的壳资源价值。我们认为在改革的过程中,壳价值依然存在,大量的上市后备军让市场在短期内无法通过IPO消化。同时相比IPO漫长的排队,借壳上市更具灵活性。但注册制改革会逐渐改变新股发行垄断管制的方式。当注册制完全实行之后,壳资源本身会丧失了稀缺性和收益性,尤其是ST类壳公司大股东的保壳意愿将降低,致使保壳难度增大;另一方面,市场上炒作垃圾股和壳资源的投资者也会有所改变。长期而言,壳资源的价值必定会逐步下行。
2、估值的影响
中国现行的制度虽然还没有达到国外成熟市场的开放程度,但自身制度体系一直在不断的发展推进,制度改革在短短20多年里已经为从审批制到现在,随着制度不断的开放,A股整体估值也在不断下行,整体市盈率从80多倍已下降到现在比较稳定的阶段。当然中小创的整体估值还是偏高,有的甚至到多倍。未来注册制后随着标的进一步扩大,估值会进一步下行到合理范围。
类比台股,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注册制改革前后,行业整体的PE下降,从最高时的70倍下降到了20倍以下后逐步趋于稳定,回归价值区间。
3、对行业结构和退出机制的影响
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方向必将围绕着新兴产业,原有制度中对盈利能力、董事会架构等要求已不能完全衡量和满足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扩张,自年以来,我国相继推出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为新兴产业开拓了新的上市通道,帮助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目前不可否认的是国内融资渠道不是十分畅通,使得部分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必须通过“走出去”来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注册制改革增强了各类创新型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的可能性。
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台股注册制改革之前,上市公司在市值上偏重于金融保险业、塑料、钢铁化工水泥等传统行业。注册制改革后,我国台湾市场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上市更加便利,市值占比迅速提升,尤其是半导体类行业在年后就一直处于行业市值占比首位。注册制是造成这种产业结构变化特征的重要原因。
新兴产业企业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往往出去扩张期的投入巨大,利润指标难以达到上市标准。实行注册制以后,新经济类公司成为了新上市公司的主力。
中国现行的制度,使得上市公司还处入入门难,退市概率小的阶段,缺乏完善的退市机制,相比于美国等成熟市场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以美国为例,80年代后,每年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家数和退市家数相当,年后,退市公司家数超过了新上市公司家数。年底,NASDAQ上市公司数首破家,达家。年底,NASDAQ上市公司数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达家。随后,NASDAQ上市公司数开始逐年减少,至今一直稳定在家左右。
注册制是美国股市年大牛市的根基。注册制的根本就是采用了财务退市标准和市场化退市标准,“大进大出”是优胜劣汰机制及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体现。过去的几年和现在由于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流通盘比较小,资源稀缺,所以中小板和创业板和垃圾股一直保持了持续的股价大炒作,创业板市盈率超过倍,中小板超过70倍。
4、对一级市场投资的影响
Pre-IPO模式将逐步弱化,VC/PE回归价值投资。过去几年,VC/PE机构疯狂追逐上市前企业,部分机构甚至以能否上市作为筛选项目的唯一标准,利用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价差进行短期套利。而在注册制下,市场化比较透明,过高的定价和不被市场看好的公司都很难再A股市场存活。那么,VC/PE机构就必须将投资提前到更早的种子阶段,回归价值投资的本质。使得中小企业在创业初始阶段获得资金的难度降低,从而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中国经济转型。
5、对市场投资氛围的影响
中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在短短25年间,经历了9次牛熊,每次牛市都容易暴涨暴跌,整体呈现了牛市时间短,涨幅快的局面。美国和日本作为注册制的代表,呈现了典型的慢牛短熊。
美国和日本股市是典型的“慢牛短熊”,它的牛市一般持续5—7年,而熊市至多为1—2年;与此相反,中国一贯的“快牛慢熊”格局则是牛市至多1—2年,熊市则长达5—7年。这就是中国股市与成熟市场的巨大反差。相对于美股、港股更加市场化的发行体制,A股的发行体制行政干预较多,导致市场投机氛围浓厚,容易暴涨暴跌。注册制的推行,将会改善投机氛围,更多的引向价值投资。
三、注册制给新三板带来三个机遇
安信证券中小企业融资部总经理孟庆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注册制落地了,新三板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由于创业板、战略新兴板和新三板存在部分重叠之处,新三板会受到来自沪深交易所特别是创业板和战略新兴板的有力竞争和挑战,许多符合沪深交易所上市条件的企业会转而选择IPO路径上市,已在新三板挂牌的符合沪深交易所上市条件的企业也可能会选择转板,新三板挂牌的优质企业存在流失的风险。”
但是,孟庆亮同时解释,注册制的实施也给新三板带来发展的机遇,“首先会加快新三板分层制度的推出;其次,那就是实行注册制之下的新三板转板顺理成章,如果在新三板实行注册制而沪深交易所实行核准制的条件下建立转板制度,则存在制度套利,难以实施。在注册制下,新三板由市场验证其是否符合转板,而不是审批人认定,通过在新三板的培育,企业转板至主板顺理成章。新三板分层制度和转板试点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不仅如此,注册制下的沪深证券交易所将与新三板一起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第三,将会使市场各方力量推动竞价交易和降低投资者门槛政策的落地,以提升新三板流动性和竞争力。”
本文来源:根据新华网、华西都市报、证券日报文章综合整理
---------------------------------------------------------------
全通上海金融谷位于嘉定工业区城北路与汇荣路沿线,规划用地0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投资规模60亿人民币。全通上海金融谷的两大品牌目标是:对接金融外包市场、打造服务外包品牌;发展互联网金融、打造创新普惠金融品牌。
---------------------------------------------------------------公司网址: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最好的十佳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