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年度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

关于年度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计划产业链项目申报的通知

各市州科技局、财政局,省直管试点县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财政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省属本科院校,省直有关部门,中央驻湘高校和科研院所,各有关单位: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于5月13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发布年度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湘科发〔〕35号),该计划旨在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我省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前期已发布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通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新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我省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工作部署,推动创新链高效服务产业链,促进创新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科技供给与支撑,现就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计划产业链项目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1.产业链项目是瞄准我省工业优势产业链和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中需突破的各项关键技术和需转化的重大科技成果,经一体化设计、系统化布局,有利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能够有效带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项目。

2.该类项目不受湘科发〔〕35号文件要求的支持额度限制。省科技厅将根据我省优势产业链规划布局和项目评审情况,择优给予重点支持,项目实施期一般为3年。

3.各推荐单位须加强申报指导和审核推荐。产业链项目应由龙头企业牵头,产学研用结合。项目申报单位应在本领域内具有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或省级及以上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各推荐单位原则上每批限报1项,予以推荐。

4.该类项目实行常年申报、集中受理、专项评审,成熟一项启动一项。原则上每年集中受理两批。

5.申报咨询及联系方式

省科技厅高新处:-、

省科技厅农村处:-

省科技厅社发处:-

省财政厅科教处:-

省科技事务中心-、

信息系统技术支持:-

邮寄?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省财政厅

年6月7日

附件

年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计划

项目指南

1、电子信息

1.1自主可控计算机及软件研发

(1)高性能计算机、安全数据一体机、数据安全存储整机、新一代通信设备等安全终端的研发;

(2)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系统等基础软件及面向专业行业领域的各类应用软件;

1.2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1)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底层平台,开展密码学理论、数据存储结构、P2P网络协议、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加密签名算法、账户与存储模型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研发;

(2)研究安全高效的数据实时上链技术,在金融、政务服务体系、医疗保障、在线教育、防伪与食品安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应用示范。

1.3集成电路装备制造技术及应用

(1)高性能处理器高端芯片和面向行业领域的专用芯片,以及模块自主设计、制造和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制备;

(2)光电材料与集成器件制备加工工艺、新型硅基光电技术与光子芯片研究;

(3)集成电路成套装备研制并实现国产化集成、验证与应用。

1.45G通信和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1)5G通信用化合物半导体功率器件和射频芯片、通信用半导体材料和电子陶瓷材料、智能天线等关键产品研制;

(2)基于5G网络的4K/8K视频技术、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技术、大规模MIMO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量子通信技术、量子计算技术研究;

(3)推进5G在智能车联网、先进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等领域的自主可控物联网应用。

1.5人工智能及传感器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

(1)基于视觉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主无人系统、复杂场景感知与认知等技术攻关,基于脑科学的人工智能研究;

(2)基于MEMS技术的高端传感器、纳米生物化学传感器、光电子器件等智能传感设备的研制;

(3)推进人工智能在传统行业企业和交通、健康养老、社区治理等领域的产品开发和应用。

2、航空航天

2.1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与制备

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及工艺技术的突破,高性能陀螺、高精度合成孔径雷达、低加速度敏感型晶体振荡器、星载AIS接收机及ADS-B接收机等零部件产品的研制。

2.2北斗导航空间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

(1)多目标感知与高精度融合定位导航系统、星地一体化信号增强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2)高性能北斗芯片及模块核心技术、北斗终端及相关软件产品研制;

(3)推进“5G+北斗”“区块链+北斗”技术融合创新,促进北斗导航技术在智能装备、智慧城市、水利巡防、现代智能物流、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保护中的应用。

2.3先进遥感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1)新型遥感载荷、质量提升与智能处理分析等关键技术研究,天空地一体化数据监测与应用技术研究;

(2)通信导航遥感与自主导航、空间大数据融合应用方向创新技术研究;

(3)推进遥感与导航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农业、智慧林业、资源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形成行业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2.4飞行器总体设计及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1)飞行器总体优化设计及系统集成技术;

(2)高性能的固定翼有人驾驶飞机、旋翼有人驾驶飞机、无人机、飞艇、临近空间飞行器、系列化低成本微小卫星等产品研制。

3、新材料

3.1特种合金材料技术研究与应用

(1)先进硬质材料及制品深加工、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攻关;

(2)高品质高性能钢铁材料及钢材深加工技术研发及应用;

(3)航空航天用新型高性能材料研制与构件制造。

3.2碳基材料技术研究与应用

(1)高端石墨材料和石墨烯产品及其衍生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2)碳/碳复合材料、碳纳米管、碳化硅纤维、碳化硅衬底、碳化硅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高纯微晶石墨、硅碳负极材料、碳纤维织物及预制体、树脂碳先驱体等材料的工程化研制。

3.3化工新材料技术研究与应用

(1)高品质基础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档涂料、高档颜料等关键技术突破;

(2)合成树脂、工程塑料、特种橡胶、高性能纤维、先进涂料、聚酰亚胺薄膜、树脂基复合材料等产品研究与应用。

3.4先进陶瓷材料技术研究与应用

(1)陶瓷粉体及先驱体制备、蜂窝结构设计、陶瓷基复合材料烧结和非对称陶瓷膜一次共烧等关键技术突破;

(2)重点发展可穿戴精密陶瓷产品,以及特/超高压电瓷、电子陶瓷、耐磨陶瓷、陶瓷膜等高性能陶瓷产品。

3.5显示功能材料及器件开发与应用

(1)突破高白超薄玻璃、蓝宝石晶体、显示面板、盖板、透明导电膜、增透膜、封装材料等制备关键技术;

(2)开展MicroLED、量子点等前瞻技术研究;

(3)研制ITO靶材、真空镀膜设备等关键材料和关键装备。

4、新能源与节能

4.1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1)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

(2)高效(25%)光伏电池及其组件,5兆瓦级以上风电机组、风电叶片、轴承和主齿轮箱等关键组件研制。

4.2先进储能材料及储能电池研究与应用

(1)新型负极材料、高镍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2)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超级电容器等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制;

(3)全固态电池、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前沿技术研发。

4.3节能技术及装备研究及示范应用

(1)减振降噪技术与装备、节能环保建筑技术与工艺、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应用;

(2)钢铁企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低温余热及高温固体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废弃燃气回收利用技术,蒸汽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等。

5、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5.1先进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研发

(1)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与制备

轨道交通牵引传动、列车控制、制动等关键系统及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窄轨双流制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与牵引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制。

(2)轨道交通轻量化谱系化产品研制

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电力机车、动力集中型动车组、混合动力内燃动车组、双层干线动车组、城际动车组、储能式有轨/无轨电车、新一代中速磁悬浮列车、系列化磁浮工程车等产品的研制。

(3)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系统集成与维护技术

开展机车车辆系统集成与维护技术研究,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验证、运用维护、监测维修和产品标准体系。

5.2工程机械技术装备研发

(1)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与制备

工程机械高端装备用重卡底盘、高端液压元器件、大马力发动机、大型轴承、密封件、变速箱和重型车桥等关键零部件产品的研制。

(2)工程机械智能化产品集成

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功能的智能化、绿色化的海洋工程机械、矿山机械、高端重型车辆等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5.3农业机械化装备研制

(1)节能环保型栽植、保护性耕作、高效植保、多功能收获和秸秆收集储运、土壤与农业环境治理等高性能现代农业机械装备;

(2)油茶、芦苇、茶叶、麻类、竹类等生产成套设备,智能化水质监控、畜禽水产等成套设备。

6、生物与新医药

6.1生物药与中药新药开发与应用

(1)针对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原创性和改良型新药研发,新型疫苗、多联多价疫苗、抗体药物、生物类似药等创新生物药研制和支撑新药创制的关键信息技术研发,疾病监测技术与标准;

(2)针对重大疾病以及妇儿常见多发病,研发具有明显中医药临床优势和特色的中药新药;

(3)基于疗效的中药质量评价标准研究,中药大品种二次技术开发,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创新、绿色生产保障、质量控制、智能监测及溯源技术研究与应用。

6.2生物酶与发酵技术研究与应用

生物酶制剂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制酶制剂、中间体以及新兴生物制品等产品。

6.3高端医疗器械开发与应用

(1)单分子测序、串联质谱、液体活检、智能生物传感等技术,研制可精准用于肿瘤、心脑血管等临床重大疾病诊断的试剂产品;

(2)生物医用材料及产品研制,智能化诊疗技术及仪器装备研制;

(3)新型检测预防治疗器械、杀菌技术及设备。

7、高技术服务

7.1现代服务业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1)开展技术转移、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业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

(2)数字生活、智能家居、健康养老、数字教育、教育教学、艺术新方法与模式等新兴服务业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

7.2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数字印刷、数字出版、数字视听媒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文化旅游场所安全技术研究;

(2)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现代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3)可移动文物保护、墓葬壁画及石质文物原位保护、文物安全防护技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7.3影视媒体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

(1)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关键技术及核心软硬件产品研发;

(2)数字视频创意、新型软件、版权及配套衍生数字视频等全产业链技术创新。

8.资源与环境

8.1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1)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修复关键技术,农业水土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关键技术,重点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价与防控关键技术,农业污染源头监测、控制技术;

(2)畜禽和水产养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3)乡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技术、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生态治理技术及应用示范;

(4)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5)水源地生态风险监测预警、面源污染治理等技术体系研究与工程示范。

8.2重金属污染治理及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1)湖南典型矿产冶炼源头减排及场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铬盐厂场地深度修复关键技术,高危金属尾矿库安全处置技术及资源化利用;

(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工程示范,城市生活垃圾智能辅助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研究。

8.3水污染、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1)污水处理高效微生物制备关键技术,废水处理膜污染生物修复技术,下水道恶臭、腐蚀、爆炸、渗漏等风险防控技术;城市面源(初期雨水)污染防控技术;

(2)长株潭及传输通道城市区域重污染天气综合管控技术研究;

(3)洞庭湖水陆交错带污染多级生态拦截防治技术。

8.4矿业技术研究及应用

(1)城市矿产资源储量分析与时空分布研究,资源回收利用大数据平台;

(2)矿业固废资源化处理技术、工艺和装备,矿业勘探与采选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研发,历史遗留开采区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城市矿山与尾矿绿色利用技术研究;

(3)“深地、深海”探采、作业新技术、新装备研发。

9.其他

以上指南未提及,但属于“卡脖子”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前沿颠覆性技术、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并能催生技术创新新成果、未来发展新产业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可列入申报范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ngchanyea.com/xxcyfz/34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