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年)》于日前印发,总体目标是年基本建成“一枢纽三中心一基地”,其中新兴产业是销售收入目标确定为突破亿元。
重庆社科院“一带一路”投资与贸易实验室主任兼首席专家、制度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敬认为,重庆自贸区要发展产业,还需要能产生一定辐射和带动力的核心大型企业。此外,重庆自贸区的重点是探索陆上贸易规则和投资规则,因此只有真正打开“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才能发挥重庆自贸区的作用。
做大南向国际贸易
在重庆自贸区的产业定位方面,其总体目标是“一枢纽三中心一基地”。
“一枢纽”是指以多式联运为核心的内陆国际物流枢纽。重庆华达集团董事长王维燕认为,尽管重庆拥有诸多物流优势,如江北机场、果园港等,但若要进一步在自贸区的框架下打造多式联运的物流体系,还应注重公路物流体系的建设。
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办主任谢静称,多式联运的便捷性转换,以及综合口岸的开放,都是重庆自贸试验区下一步突破的重点。
谢静认为,现行的口岸无论水港还是空港都属于单一口岸,两港之间的便捷化通关并未打通,这成为重庆自贸试验区发展多式联运体系的制约因素。
下一步,重庆自贸区计划从推进建设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发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完善通道间互联互通等三个方面着手推进新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
在发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方面,重庆有意以整合多式联运多方运行为主体,搭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届时,铁路、港口、机场、公路等物流方式均纳入该平台,接入海关、国检等相关部门监管网络,实现一个端口受理,系统交换数据,终端节点反馈的闭环流程。
在渝新欧班列的运力和运行效率获得持续突破的同时,重庆有意做大南向国际贸易。根据上述规划,未来将依托渝黔桂新南向铁海联运通道和重庆—东盟“五定”公路货运班车,开展铁海联运和跨国公路联运,做大南向国际贸易。
规划总体目标中的“三中心”,是指建成以货物贸易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中心,以金融结算便利化为抓手的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以互联互通为目标的现代服务业运营中心。
“三中心”的目标为到年,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0万标箱,国际物流贸易额亿元,各类金融机构达到家、金融结算总额超过5万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0%。
大数据智能化成关键词
上述规划提及的“一基地”,即到年,重庆将建设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
与年3月印发的《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相比,上述规划对重庆市的产业发展定位与发展重点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其中,明确了发展七大产业集群,即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国际商贸、金融服务、专业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旅游。
基于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的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理念,贯穿于重点培育的七大产业集群中。
在发展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方面,规划提出了重点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产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国内智能汽车产业基地。
在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方面,提出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拓展大数据增值业务产业链条,以形成服务全球的云计算全产业链。
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方面,除了继续强调构建覆盖铁、公、水、空多种运输方式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外,还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物流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根据重庆市经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共有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企业约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家。据统计,年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亿元,同比增长30%左右,增速快于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速20个百分点。年,预计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可实现销售收入约亿元。
根据上述规划,到年,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智能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年的销售收入突破亿元。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长唐良智指出,重庆对于大数据产业的培育,不仅有利于优化国家产业布局,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还将当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辐射带动西部地区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21世纪经济报道)
重庆自贸试验区大事记
■年3月15日
国务院印发《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按照方案,重庆自贸试验区面积为.98平方公里,涵盖两江新区片区、果园港片区和西永片区等3个片区。
重庆自贸试验区着力探索符合国际化要求的跨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成为西部内陆地区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年4月1日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
■年4月7日
海关总署批复《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方案(试行)》,印发《海关总署支持和促进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
■年4月13日
重庆海关印发《重庆海关推动重庆自贸试验区发展第一批二十七项支持举措》。
■年5月9日
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国家标准版率先对接,成功实现全国首票“单一窗口”标准版报关单申报,为国家标准版打开局面赢得“开门红”。
■年5月11日
重庆海关发布年第21号公告,正式发布《重庆海关推动重庆自贸试验区发展第一批二十七项支持举措》。
■年7月1日
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覆盖进口全领域。
■年7月13日
首批重庆造苹果牌智能穿戴式电子设备正式出口,重庆电子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年8月8日
重庆海关发布年第28号公告,通过“互联网+海关”平台办理加工贸易业务。
■年8月28日
重庆海关正式入驻两江自贸区政务中心海关专窗。
■年8月31日
在重庆海关推动下,重庆、南宁、贵阳、兰州四地海关、检验检疫局签订《关于支持推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建设合作备忘录》。
■年9月1日
重庆海关启动取消加工贸易内销征税联系单试点。
■年9月29日
重庆海关成功办理关区首票出境加工账册。
■年10月1日
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进出口全覆盖。
■年10月26日
首批毛坯钻石入渝,实现重庆口岸“零突破”。
■年10月30日
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正式公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大力支持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积极对接重庆内陆开发开放重大部署,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意见》共涵盖8方面、36条举措。
■年10月31日
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正式上线,海关倡导开发的关检“联合查验,一次放行”模块在航空口岸启用,实现“线上预约、指令对碰、联合查验、一次结费、一次放行”。
■年12月1日
重庆商标审查协作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年12月22日
重庆首个飞机保税租赁业务顺利开展。
■年12月28日
渝新欧班列实现果园港始发,打通“长江黄金水道”和渝新欧班列的最后一公里。
■年1月
两江新区果园港获批成为第二批启运港。
■年1月11日
两江新区与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年1月30日
重庆铁路口岸获批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
■年2月7日
重庆海关发布年第4号公告,将可复制推广的第一批支持举措复制推广到重庆自贸试验区外。
■年3月
两江新区印发《两江新区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
■年3月
两江新区推出企业集群注册制度。
■年3月28日
全亚洲首个奥特莱斯房地产投资信托——砂之船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在新加坡交易所正式开市。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