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证监会意见,“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将删除“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的内容。这一消息若属实,势必会给筹划回归的中概股带来不小的震动。
此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板(以下简称战略新兴板)的设立一直被市场认为是呼之欲出的事件。对于上述消息,来自媒体的报道指出,有权威人士表示,没有写进“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意味着“战略新兴产业板”不再设立。
记者从一家和交易所关系密切的机构处得到的信息是,上交所和深交所对这个消息都不知情,正在等待两会结束后主管部门的确切消息。
自国务院去年6月中旬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指出推动在上交所建立战略新兴板之后,战略新兴板就成为市场 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末,已经有33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收到了私有化邀约。报告指出,随着号文、注册制、战略新兴板等新政层出不穷,对于中概股来说,将迎来最包容开放的境内资本时代。
中概股从境外回归一般要经过私有化、拆VIE架构和国内上市或者挂牌新三板或借壳上市三个流程,耗时长且成本高。回归路径则可分为独立上市和借壳上市,回归市场目前有A股和新三板可供选择。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已经超过家。
不过,对于中概股来说,缺乏流动性的新三板通常并不是最佳选择。而A股又有盈利要求等多重门槛,对于备受中概股期待的注册制,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12日则表示,注册制改革不能单兵突进,研究论证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
显然,中概股们更加等不起。而战略新兴板此前被认为将与主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共同构成国内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其灵活性也被市场看好,视为吸引中概股回归的另一大平台。
多家涉及到中概股回归的机构均对记者表示此前对此毫不知情,事实上,就在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还公开表示,战略新兴板并未推迟,“正在积极稳妥地做准备。”
不过,这一消息若得到证实,势必会给筹划回归的中概股带来打击。此前,A股的动荡已经让一些正在筹划回归的中概股出现观望情绪。
筹划回归的中概股只能寄希望于壳资源?
此前消息显示,上交所已筹备成立新兴产业板注册中心,人员和设备也已到位。媒体曾报道战略新兴板首批公司为大众点评、爱奇艺、融、中国商飞、陆金所、众安保险等。战略新兴板初期将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重点支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制造”十大重大发展领域企业,以及科技创新型企业。
此前,谈及在战略新兴板上市,来自上述几家企业的高管人士都表示“有可能”,只是最大的忧虑来自于新兴板推出的时间。但是目前取消战略新兴板,现在只能排队上市,可能猴年马月也没戏,由此看来A股市场上壳的价值又回来了。
名词解释
战略新兴产业板定位于规模稍大、已越过成长期、相对成熟的企业,与主板、创业板形成衔接,同时也有适度交叉。
高科技产业应该去创业板还是去战略新兴产业板呢?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桂敏杰表示,两个板块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创业板侧重于创业型企业,特别是规模中小、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战略新兴产业板定位于规模稍大、已越过成长期、相对成熟的企业。
赞赏